“南易,你還記得上次跟你說過的那個周官保麼?”

南易回到文昌圍的第三天,葛翠竹就從瓊島回來了,墾殖集團的鰻鱺養殖基地最終選在了瓊島。

葛翠竹一回來就來南宅見南易。

“記得,怎麼了?”

“心挺大,想以周家坳村的土地入股墾殖集團。”

“嗯,有說道?”

“當然有,周官保獅子大開口啊,周家坳村2400畝土地,想要墾殖集團六成的股份,還想當家做主。”葛翠竹譏笑道。

“那他這個夢做的有點大,周家坳村把陳年的耗子都掃到一塊,能湊出一千萬不?”

“一千萬應該可以湊出來,周家坳村我也去過了,乾的還不賴,有紙箱廠,又弄了一個電纜廠和磚瓦廠,養豬、養牛蛙也搞起來了。現金沒多少,資產勉強能湊出一千多萬。”

“呵,先晾晾他吧,農民,有農民的侷限性,我想周家坳村的搞法不可能很正規,加上魯省又是以國營企業為主,處在那個環境裡,周官保基本要栽跟頭。

要是運氣不好,牢獄之災也不是沒可能。

墾殖集團還沒有走出粵省地界的時候[瓊島還屬於粵省,還沒單獨立省],魯省那邊也不急,慢慢來。

阿嬸,蜂農扶持計劃搞的怎麼樣了?”

“搞的還行,錢已經放出去一百多萬,和我們簽訂統購合同的蜂農已經有300多個,現在集團手裡存著兩噸多蜂蜜,我還在發愁往哪裡出貨呢。”

“純的吧?”

“那肯定是純的。”

“那不急,純蜂蜜放個百來年都不會壞。兩噸也就4000斤,年底分紅的時候給每家發上1斤,讓大家嚐嚐鮮,剩下的按照來源分別取樣,把樣品送到香塂去檢驗一下。”

“好,我回去就吩咐人做。”葛翠竹應了一聲,又說道:“南易,你說暫時先不要出粵省,可我還是打算讓墾殖集團把手伸進五川。

前段時間,我研究了一下國內各地的飲食文化,發現五川人特別喜歡吃兔子,從滿清乾隆期間,五川人就開始飼養兔子,已經開始有食用兔子的習慣了。

那裡有雙流老媽兔頭、廣漢纏絲兔、涼拌兔丁、冷吃兔等十幾種兔肉的做法。一旦那邊的老百姓日子好過一點,每年兔子的消耗量肯定不會低。

我想,就算每隻兔子只掙幾毛錢,一年也不會少掙,除了兔肉,兔毛也是一筆收入,我想收益不會差。”

南易點點頭,“阿嬸,你這個想法是不錯,我也同意你去試試,不過一定要交好當地勢力,要接上那裡的地氣。”

葛翠竹成長的是很快,五川養兔子,南易肚子裡也早規劃在這裡,不過他沒有和葛翠竹說過,沒想到她能自己想到。

看來,他的授漁方式還是挺成功的。

“我知道,進入五川之前,我會先物色合作的物件,選擇當地的勢力進行合作。”

“阿嬸你這個想法很好,團結就是力量。集團賬上錢還富裕嗎?”

“還好,雞蛋賣的不錯,今年光賣雞蛋就掙了1300多萬。”

“嗯?有這麼多嗎?你不會是倒匯了吧?”

“算不上倒匯,我把日円高價換給一家國企了,他們正好要從日本進口流水線,互利互惠。”

“悠著點。”

“我懂。”

“好了,我也要回京城了,阿嬸,等臘月,灶君幫我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