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廣撒網(第1/3頁)
章節報錯
“槓桿式其實很好理解,上線和下線你關係都處熟了以後,對上,你可以先給點訂金或者賒賬把貨先拉走;對下,你可以把他們訂下批貨的錢先收上來。
這樣,你就可以用一百塊的錢撬動三百塊,甚至五六百塊上千塊的生意。不過這種方法不能常用,偶爾用一下還行,槓桿能翹到多高,取決於你的信譽和你的眼光。
信譽要是沒了,這個方法就不靈了;要是一批貨你打眼了,你賺的錢就要全部填進去。”
“懂了,拿我的人品當擔保,先把產品拿過來賣,等賣掉再付錢,對吧?”
“理是這麼個理,可實際操作起來,你不能等貨賣完了再給錢,你得把你的生意轉起來,把你的錢也轉起來。這個星期賺的填上個星期的窟窿,下個星期填這個星期的。
欠上線的錢,時間不宜太過長。除非,你和你上線的地位來個逆轉,不是你求著他給你貨,而是他得求著你賣貨。
要想逆轉,就得你的生意體量夠大,這樣,上線也就不是上線,而是供應商,要靠你吃飯的供應商。”
南易說的這一套,其實不太適合當下供方市場的情況,如今這批發商也得歸納到倒爺之流,哪些能碰,哪些不能碰,這個分界線本來就不太好畫。
樓玉春想把上線變成“供應商”,就得打通“公”裡的“私”關係,還得具備敏銳的目光和強大的銷售手腕,把積壓產品給銷出去。
要是暢銷產品,鬼給你賬期,不現付能拿到貨,那他這個“私”就得吃的很深。
不管從國企拿貨,還是從私人手裡拿貨,想要把批發生意給玩轉,都得賭他的命夠不夠硬。
投機倒把就是口袋罪,把不把你往裡裝,都得看一方青天的魄力。
“讓別人求著我……”
南易的話,讓樓玉春陷入了思考。
思考完後,他又產生了新的問題,南易都會給他一一解答。
一問一答中,火車很快就到站了。
“南同志,還沒問你來乂烏幹嘛的呢,這邊有親戚嗎?我其實是想問你有沒有地方住,要是沒有,可以去我家裡住。”樓玉春意猶未盡,很想拉著南易再聊聊。
“我就是過來轉轉,去你家住就算了,我會住在縣招待所,你想找我可以去那裡找我。不過,我白天應該都在外面。”
“那我晚上去找你可以嗎?”
“當然可以,只要別太晚都行。”
“那我找你去。”
在火車站的出站口和樓玉春分開,南易很快就買了一張乂烏地圖,沒去火車站的商店買,外面就有人在兜售。
不得不說,乂烏人挺能發現商機的。
南易瞄了幾眼地圖,很快就搞清楚哪裡是哪裡,他要去縣招待所都不用坐車,走過去就行,乂烏不大,把整個縣城橫穿也就沒多少公里。
從站前路選定了方向,南易幾人就往湖清門的方向走去。
湖清門是乂烏現在的縣城中心地帶,乂烏的商業和政治中心,也是最繁華的地方。
不過這個繁華也是相對的,乂烏沒有一個大型國企,工人階級數量比較稀少,消費的中堅力量也就少,自然這消費場所的規模也不會大,進而導致城區的規模也不會太大。
一路走來,三四層的建築很少,基本都是閣樓房和平房。閣樓房相對於平房,挑高會高點,屋裡可以搭閣樓,一層可以變成兩層。
昨天可能剛下過雨,路面不好,也不知道是哪個年頭弄的水泥地,水泥標號不高,路面就像是一些特別“騷”的小年輕臉面,坑坑窪窪的,腳踏車輪胎一擠,裡面的膿水就向外面飛濺出來。
你就算不踩到,別人也會主動給你分享。
南易一行人,鞋子都已經被汙水浸透,褲子到波稜蓋的位置也是斑斑點點;路上的其他行人也是如此,哪怕是經驗豐富,褲腳也是髒兮兮的。
有的腳上穿著低幫雨靴還好一點,褲子只是點綴上幾朵顏色低俗的梅花。
“會長,這個城市的商業氛圍很濃,有成為商業型城市的潛力。”
上戸雅美並沒有在意自己被弄髒的鞋子和褲腳,目光一直就關注著邊上不斷經過的貨擔郎,他們的腳步匆匆,大半都穿著草鞋,褲腳也被高高的挽起。
“不要輕易下判斷,先深入的去了解它,羙國和日夲的經濟發展史有看嗎?”
“我已經看過了,現在正在研究李家坡的發展模式。”
“從宏觀上來說,經濟和商業的本質都是相通的,雖然每個國家的實際情況不同,這會導致不同國家的發展模式會有細節上的區別,也就是有典型的國家特色。
從社會結構上來說,這個世界的主流就是金字塔型社會,其他的還有倒丁字型社會和紡錘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