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你看完了?”

吃過飯,劉貞洗好碗筷,拿了一本《傲慢與偏見》坐在南易邊上。

“看完了。”

“那怎麼不看《在人間》?”劉貞呶呶嘴,指了指南易手裡高寒笙編寫的《李森科》一書,“這個有什麼好看的,李森科不是徹底被否定了嗎?”

“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和缺點,不能說被否定,就把他的優點給抹殺了,至少他讓糧食增產的理論可以學習學習。”

“別胡說,李森科提出了春化作用的概念,並創立了階段發育理論;在遺傳學上他也有獨到的見解,創立了遺傳學中的米丘林學派。

在農業生產上,發明和推廣了許多新技術,提高了產量和品質。

二戰中,他還研究馬鈴薯,發明把其頂芽部分用來做種薯,其餘部分拿來食用,緩解了糧食的緊張。

在生物進化方面,他也提出了一個關於物種形成的新見解。

剝離政治來看,李森科算得上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農學專家、大科學家。”

“哦,不太懂,我天生沒有務農的基因。”

“沒事,你鑽研你的金融就可以了,你們國策信託掙錢了嗎?”

“你不是不打聽我工作的事情嗎?”

“我也沒打聽啊,只是隨口問問,能說你就說,不能說就別說。”

“掙錢了,還不少。”

“喔。”

南易應了一句,注意力又沉到書裡。

劉貞扭動了一下身子,換了一下坐姿,很自然的把頭靠在南易的肩膀上,捧著手裡的書也專注於

看了一個小時的書,兩人同時合上書頁。

“你的戶口可以遷嗎?”

“可以遷啊,遷去文昌圍?”

“對,我的戶口要遷走了,現在行走起來太不方便。”

“哦,我明天去單位問一問。”劉貞挪了挪身子,靠在南易懷裡,仰頭看著他,“南易,你是不是又要走了?”

“還能再呆幾天。”

“一年也見不到你幾面,不行,我要辭職跟著你。”

“還不到時候,你安安淡淡上你的班。”

“也行,不過你得多來京城看看我。”劉貞滿臉期待的看著南易。

“我儘量,兩個飯館還得找倆大廚,沒有好大廚根本撐不起來一家飯館。”

“怎麼,倆飯館不是你挖坑的道具麼?”

“啥家庭啊,敢拿兩飯館當道具,我啊,既要拿它們當道具,又得指著它們掙錢,所以啊,廚子特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