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3/4頁)
章節報錯
塂大的牙醫學院全球知名,世界範圍裡都是數一數二,再說程立仁就是塂大畢業的,誰又不想衣錦還鄉,照顧一下學弟學妹,撈個好名聲。
程立仁塂大之行自然非常順利,不說熟人情分,就說解決就業問題,沒有一個學校會不喜歡。
西方世界一眾高校為了學生的就業可是操透了心、傷壞了神,為了讓應屆生就業,都是出去對著企業求爺爺告奶奶。
為了讓應屆生髮動主觀動能性,逼得他們違背做人的原則,拿出了不就業不發文憑的殺手鐧,千古罵名他們背,卻惠及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
“阿嚏。”
又是新的一天,天氣突然轉涼,南易湊在電腦前看著郵件,忽然打了個噴嚏,從桌上抽了兩張為人師表牌紙巾,擤了擤鼻涕,折了兩下,順便抹了抹電腦螢幕。
把已經骯髒不堪的紙巾扔進垃圾桶裡,南易回覆起了程立仁的郵件——同意入股瑞士士卓曼,自行建立種植體企業的申請駁回。
另起一行,南易又附帶上駁回理由:種植牙昂貴不在材料本身,種植體在種植牙商業活動中利潤佔比太小,雖種植體企業利潤相較大多數工業品依然可觀,但現在進入稍顯太遲,投入產出比不容易達到南氏的投資回報平均預期值,請把精力放在微利牙科的門店擴張上。
滑鼠點了幾下,南易把郵件發給程立仁,同時抄送給情策委。
這輩子南易非常重視牙齒,這和上輩子南易的牙齒不好,在牙齒上花了差不多一輛賓士c級的錢有很大關係,久病成良醫,牙科去的多了,比一般的業外人士自然知道更多的牙科業內秘密。
至少,種植牙貴在哪裡,他還是蠻清楚的,幾千上萬種顆牙,那顆種植體的成本不過就是幾百到千出頭不等,費用的大頭是為牙醫的學醫成本和勞動付出買單,排在後面的還有房東。
在制定種牙價格的時候,牙科診所通常採用“添零吉利數戰術”,種植體成本500,加個零,報價5000,這數字看著不太舒服,那就改成5888,辛苦種牙還帶你發,沒啥,圖的就是個吉利。
牙醫絕對是普通人能夠得著,且可複製,勞動附加值最高的職業之一,也許“之一”可以抹掉。
當然,牙醫學的學習成本不低,不管是金錢成本,還是時間成本,算是高投入、高產出的一門專業。
南易之所以同意程立仁投資士卓曼的申請,就因為他原來嘴裡有好幾顆這個牌子的種植體,現在方夢音嘴裡也有一顆,好不好用他親身體驗過;加上他剛剛看完士卓曼的資料,這家企業絕對值得投資,不說長期持有,就是等它上市再套現,也可以賺上不小的大筆。
自行建立就沒這個必要了,利潤大頭在牙科診所,與其分出精力去管理種植體企業,還不如多開一家分店,多花點時間想想怎麼把客戶忽悠進店裡來。m..
種植體根本不用擔心別人卡喉嚨,沒了張屠戶,照吃帶毛豬。
處理完郵件,南易連結上伺服器,檢視了一下南氏所有投資相關企業對外投資的表格。
截止到1991年2月底,南氏直接或間接投資的企業37096家,投出去的錢751.6億美元,其中自有資金307.32億,其他的是募集資金或是由南氏掌控但屬於他人的資金,例如斯嘉麗基金的長期價值投資基金、泛美控投股東等。
投入多的企業有上億美元,投入少的可能只有幾萬美元。
斯嘉麗基金雖然對外投資比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更多,且收益也更高,但是名氣上來說,還是稍有不如,這和斯嘉麗基金裡幾乎沒有斯嘉麗的個人資金有關。
在外人眼裡,斯嘉麗就是負責幹活和收取佣金的,使勁往高裡估計,斯嘉麗基金只能給斯嘉麗的身價增加2億美元,而巴菲特現在已經被評估出40幾億美元的身價。
外界對斯嘉麗身價的評估是13億美元,大部分身價來自泰勒聯合黃金集團,也由於之前定下的策略,斯嘉麗在其中的股份一直在削減,她的身價比前兩年還跌了兩三億美元。
至於斯嘉麗糧食集團、斯嘉麗礦業集團、斯嘉麗石油,根本不給外人正確評估的機會,旗下一大片的離岸公司,irs都別想搞清楚這三家有多少資產,更別提靠拍腦門寫財富榜的人。
不管誰來問,這三家企業都是虧損,虧得一塌糊塗,底褲都虧掉了,到目前為止這三家還一共欠南氏控投旗下的控股公司大幾十億美元,欠維爾銀行二十幾個億,兩三年了,一分都沒還,再不還得叫人去潑紅油漆。
不上市有不上市的好處,說企業虧就是虧,還不用胡說八道,從公司開業,每一筆對外的欠賬都可以清清楚楚、有據可查。
斯嘉麗石油起家的時候,斯嘉麗一共才投了五萬美元,然後就是一路融資、一路借,油田有那麼個位數的三兩個,債務卻有幾十億,外人甭管背後的債主到底是姓南還是姓泰勒,總之,斯嘉麗石油資不抵債就對了。
可憐易仔在裡面擔任了一個副井長的兼職,兢兢業業幹了兩三年,別說工資,連一條小魚乾都沒領到過。
倒不是沒發,斯嘉麗石油是石油界的一朵奇葩,年年負債,年年借錢發工資,但卻屹立不倒,多虧背後有幾家傻帽公司和銀行肯借給它錢;
有人肯借自然有錢發工資,就說易仔這個副井長,一年的工資三十幾萬美元,會計每週都會開出支票,只不過支票由斯嘉麗代領。
不用說,肯定是被斯嘉麗剋扣了,她也好意思,每年從斯嘉麗石油領上億,連易仔的小錢都不放過。
實際上,南氏的斯嘉麗體系不少相關人,工資福利都是從斯嘉麗石油走,氾勝之研究所旗下的不少在野外探索的研究人員,就頂著石油勘探員的名頭在斯嘉麗石油領部分薪水。
這種操作左手倒右手,看似都是自己的錢,純屬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但其實有深層次的原因,石油領域是石油財團的禁臠,南氏進去撈幾筆可以,小打小鬧也無所謂,但是做大不行。
南氏已經被歸入金融系,享受的也是金融系的福利和友好,石油財團不會賦予它石油系的帽子,金融系也忍受不了背叛。
石油這碗飯,南氏只能吃一時,或者吃一隅,想端起鍋吃,德克薩斯州的石油財團立刻會送上幾枚導彈恭賀新人加入,加利福尼亞一通電話打到華爾街對南氏來上一頓連環十八打。
一年小賺億萬可以當野孩子,上了百億規模,自然會有家長委員會跳出來教做人的規矩,吃張家飯叫李家爹,李家、張家都不可能容下這樣抖機靈的牆頭草。
斯嘉麗早就和石油財團溝透過,到了一定階段,斯嘉麗石油會賣給石油財團,不經營石油開採,只經營石油領域的某個環節。
簡單來說,石油財團的態度就是吃石油飯歡迎,不一定要跪著吃,站著吃也行,但別想著進入他們的控制體系,更別想著和他們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