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財閥的崛起,最大的動力就是60年代政策上的扶持,而且是大力扶持,三十年的發展,幾大財閥脫穎而出,先是聯合起來打破政治人物對他們的控制,然後就是反攻,從被政治控制,變成控制政治。

從1987年開始,財閥的勢力便大於政治,南韓的政治結構往美國式轉變,想要入駐青瓦臺,想坐穩那張椅子,變得離不開財閥的支援。

從去年青瓦臺換了新主人,便制定了相關政策,允許外資在韓投資建廠,一時間,大量外資瘋狂湧入。

“這應該是對財閥做出的反擊吧?引進外資,讓經濟多元化,打壓財閥團體,限制其規模,然後實現財權分離,擺脫財閥金錢的控制。”

南若玢思考片刻後,又滴咕道:“想法挺美好,可南韓的經濟並不如表面那樣堅挺,為了發展經濟、大搞工業化,南韓吸收了太多的國際借債。

中小型企業看著財閥借債加槓桿擴張的經營模式之成功,有樣學樣,也開始盲目地借債擴張,債務越滾越大,已經到了以債養債的地步,不到18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卻有將近900億美元的國外借款。

等債務氣球膨脹到臨界點,只要有人攻擊一下韓元,一旦匯率維持不住,南韓建立的內部信用體系就會崩塌,一張匯票無法兌現,就會跟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張接著一張,企業一家接著一家倒閉,到最後勉強能撐住的只有財閥,有他們存在,還可以進行經濟結構重整,挽救南韓的經濟。

挽救,嘿嘿,吃進肚子的,誰願意再吐出來,財閥不趁機膨脹才怪。

越來越多,肯定會突破千億美元的債務又該怎麼解決?”

南若玢手背撐著下巴,眼睛迷離地看著前面,苦思了一會,腦子裡跳出“債轉股”三個字。

“爸爸看上了亖星、現代和大宇的股份?不對,應該把大宇排除掉,大宇的槓桿加得太大,根本承受不住一次大危機的衝擊,爸爸應該是想搜刮大宇的屍體。

新奇蹟集團的膨脹就落在大宇和救市的身上,新奇蹟、南家駿、維穩、帶上有窮……

爸爸這麼早把有窮推出來,真的想早早退休?”

南易的想法,南若玢一時還摸不到頭緒,想了一會,她把這個問題暫時按下,繼續翻看報紙。

李家。

洪羅希端著參雞湯進入李建熙的書房,待李建熙停下手裡的工作,開始品嚐她熬煮的參雞湯之時,洪羅希便說道:“會長,你覺得南家駿怎麼樣?”

李建熙放下手裡的湯匙,拿起托盤裡的餐巾擦拭一下嘴唇,不疾不徐的說道:“還記得我跟你說過,維爾銀行是主動找上門的嗎?”

“記得,會長你剛剛上任滿一年,正宣佈第二次創業,亖星集團缺少資金的時候,維爾銀行的代表主動上門拜訪,會長和對方相談甚歡,很快就達成了一筆5億美元的貸款協議。”

“是的,很順利就達成了協議,雖然對方要的利息不便宜,但還是順利的過分,沒有一點苛刻的附加條件。天上掉餡餅,讓人不得不多心,當時我讓人調查了一下維爾銀行的底細,能查到的東西並不多,只知道它背後有一個南國銀行集團。

再背後查到了幾家股東公司的名字,公司的股東根本查不到,隱藏的很深,應該是有意為之,就是不想讓外人輕易查到。

合同沒問題,資金也沒問題,既然查不到,我就把這件事暫時放下,後面隨著集團發展所需,又有了第二筆、第三筆借款,過程都很輕鬆。

現在亖星電子需要投入大筆研發資金,我正打算向維爾銀行第四次借款,卻出現了這個情況,南家駿居然是維爾銀行大股東的義子……”

洪羅希詫異道:“義子?為什麼不是親生兒子?”

“不可能是親生的,南家駿的資料很容易查,他是兄弟之家福利院的孤兒,被一對美國夫婦收養,帶去了美國,南韓的國籍還保留著。”李建熙蹙了蹙眉,“那對美國夫婦都是白人,南家駿還有今天的兩位客人卻是姓南。”

“姓南,只可能是南韓人、華國人、日本人,會長,那個瑞秋·南不像南韓人,也不像日本人……”

“像華國人,羅希,瑞秋·南可能也不是親生的,亞當二世·泰勒·南,還有一個暱稱阿德勒,透過名字,你能看出什麼?”李建熙問道。

洪羅希略作思考,“父親姓南,母親姓泰勒,父親的英文名是亞當,阿德勒……這好像是猶太人的名字。”

“就是,我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留學的時候,有個同學是猶太人,他就姓阿德勒,他曾經和我說過,阿德勒這個姓只有猶太人才有。”

“猶太人,銀行家?新奇蹟集團背後站著銀行家?”洪羅希略帶驚喜的說道:“會長,南家駿……”

李建熙擺了擺手打斷洪羅希的話頭,“事情沒這麼簡單,你心裡的想法暫時先放下,等下晚宴上探聽一下對方的底細,不要表現的太明顯,旁敲側擊,其他的以後再考慮。”

“是,會長。”洪羅希點了點頭。

……

這兩天精神頭很差,只能更這麼多,可能中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