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文化帝國主義(第3/4頁)
章節報錯
“報復行動,撤撤撤。”
隨著身體被人按低,南易的目光看向槍聲發出的方向,只見一個有印第安黃種人特徵、面板黝黑的墨西哥人正騎在一個人的身上,手裡拿著一個冰錐快速地下插、提起,如此往復,被騎著的人明顯早就掛了,洩憤的用意一覽無遺。
南易被護送到停在酒吧外面的車裡,埃迪斯·貢薩雷斯也沒被保鏢忘記,她同樣也被護送出來,天仙還帶著一個拖油瓶,她把安吉麗娜·朱莉也給帶出來了。
等汽車駛出,南易又對埃迪斯·貢薩雷斯揶揄道:“很安全?”
埃迪斯·貢薩雷斯給了南易一個白眼,並沒有說話,神遊天外,迷迷湖湖的安吉麗娜·朱莉繼續迷湖著,雙手毫無規則地揮舞著,也不知道陷入了什麼樣的幻境。
車隊來到克羅尼爾酒店,南易讓天仙把安吉麗娜·朱莉扔進一個房間,他自己則進入自己的房間,開啟冰箱拿出一瓶水,先灌了幾口,然後把空調開啟。
克羅尼爾酒店並不是墨西卡利最好的酒店,只不過它的位置很好,周邊百米之內沒有其他建築,酒店只有十二層,高度有限,且屋頂是一個平臺,可以很方便地直升機撤離或索降撤離,另外,酒店採用的不是中央空調,而是獨立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墨西卡利天氣炎熱,不開空調根本待不住,如果是中央空調,很容易就被人釋放“有害”氣體,不管是導致昏迷還是直接殺傷的氣體,只要吸入就會任人宰殺。
等空調的冷氣帶走身上的汗漬,南易衝了一個涼,只穿著一條褲衩就坐到桌邊,開啟電腦閱讀他之前忽略掉的金融小組做出的“墨西哥比索危機”、“墨西哥原住民革命危機”的分析報告。
墨西哥人有的面板顯白,具備白人的特徵,有的面板看起來很黑,都快要和黑人接近,這和墨西哥三大主要人種的構成有關。
第一種,也是人口最多的人種,原住民和歐洲白人的混血後代、種族融合的產物,混血方式很多,名稱也不少,什麼梅斯蒂索人、卡士蒂索人,卡士蒂索人如果再與西班牙人混血,那麼他們的後代則會恢復西班牙人的身份。
西班牙人當初為了維護在墨西哥的統治,在人種文化上可謂是費了不少功夫。
第二種就是原住民,不管他們叫什麼族人,總的來說還是印第安人,或者也可以叫瑪雅人。
第三種就是白人後裔,一直沒和原住民混血,或者混血之後一直充分保持著白人特徵的一撮人,這種人的數量最少,只佔人口不到十分之一。
墨西哥有一個州叫恰帕斯州,最貧窮的州之一,同時也是墨西哥的無價之寶藏所在,恰帕斯州擁有墨西哥最為豐富、潔淨的水資源。
1960年,恰帕斯州人口占全國的3%,發電量佔全國的5%;到1980年,該州擁有全國50%的水力發電能力,等於全國20%的各種來源的電力;恰帕斯地下沉睡著多種珍稀礦藏,石油儲量豐富。
同時,那裡極為豐富的生物種群早已為諸多號稱生物學家、人類學家的歐美專家所採集(其實是盜竊),美國市場上早有數十種古老的印第安草藥被註冊專利、壟斷生產,甚至數千年來,印第安人最為古老的飲料玉米飲也成了美國市場上的專利產品。
如果說,當年的殖民掠奪曾將無數印第安原住民,從平坦富庶的高原逐向深山密林,那麼今日,他們勉強躋身的叢林深谷卻再次成為新殖民主義資源戰、生物戰的場域。
恰帕斯的經濟、戰略意義遠不僅如此。
作為地理奇觀,特旺特佩克地峽、崇山峻嶺間一馬平川的大道,穿越恰帕斯的重山叢林,200年來,這始終是北美世界所覬覦、連線起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最為便捷的通道。
隨著巴拿馬運河的運力不足,打通特旺特佩克地峽,同時將原住民最後的棲身地開發為原材料產地,由廉價勞動力組成的若干大加工基地,便成為美國更為緊迫的需求,在1980年開始奉行新自由主義的墨西哥政府配合下緊鑼密鼓的推進。
為了各種開發原材料專案,墨西哥政府不惜耗資大興土木。
1970年,恰帕斯州的所有公路總長約3000公里;到1975年,數字翻了一番;1973年,單單一年的高原地區的公路預算,等於居住在那裡的大約30萬個家庭所需的所有糧食的開支。
基礎建設專案接踵落實,地主擴大原材料買賣市場,搶奪原住民更多的土地,以擴大生產。另一邊,許多原住民在發展政策的擴張中,放棄了土地與耕作,改行做採挖業工人與建築工人,進而生計深受國際市場波動的影響。
1982年8月,墨西哥政府宣佈了震驚金融界的宣告:“本國無法按期履行償債義務。”
這是1980年代發展中國家債務問題的開端,自此,墨西哥陡然跌入債務困境。
恰帕斯州基本上由大型牧場、咖啡種植園,以及小塊家庭土地組成,土地分配不平等,土改沒有真正落實。
原住民十分貧困,他們所生活的地區耕地短缺,森林覆蓋的低地土壤貧瘠,高原地區容易水土流失。
多年來,原住民社群領袖發聲反抗,卻慘遭謀殺。
1974年,在聖克里斯托瓦爾·德拉斯卡薩斯舉行第一屆原住民大會,參會者來自多個族裔,1230名代表包括587名策爾塔爾人,330名左齊爾人,152名託霍拉巴爾人和151名喬爾人,代表了327個社群,30多萬瑪雅原住民。
這屆大會堪稱原住民團結頑抗的里程碑,會前一年,所有社群全民參與討論,同時培訓不同方言間的傳譯,不依賴殖民者的語言西班牙語作為唯一的溝通媒介。
1974年,當原住民的戰鬥力增強時,墨西哥政府的政策從自上而下的原住民主義轉為參與性原住民主義,努力將原住民領袖和組織收編。
雖然在某些情況下,這種努力取得了成功,但在其他情況下,如政府建立的印第安人全國委員會,官方組織發生分裂,產生了自治分支,至今仍然存在,並活躍在自治運動中。
1980年代末,墨西哥在拉丁美洲率先批准了“國際勞工組織第169號公約”,在承認原住民權利方面走在前列,為原住民組織提供了更佳的政治發展機會。
1990年,墨西哥修改憲法第四條,承認墨西哥是具有多元文化構成的國家,並賦予原住民文化權利,不過,墨西哥政府與原住民領袖匆匆進行了幾次磋商,卻把大多陣列織和社群排除在外。
這種策略導致了區域自治會議,抗議原住民在實施憲法第四條的立法過程中缺席,也欠缺在全國範圍內討論自治的平臺。
1992年,也就是去年,許多原住民組織參加了“抗議殖民主義500年”的活動……
看到這裡,南易往下快速翻閱資料,想看看有沒有附加著這次活動的具體內容資料,找了一遍,並沒有找到,他只好接著前文繼續往下看。
瑪雅遺民頑強抵抗殖民者由來已久,殖民者征服恰帕斯州的戰爭於1524年開始,但瑪雅人拼死抵抗四年,直到1528年,才被迭戈·德·馬紮裡戈斯領導的部隊鎮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