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一章、工齡計劃(第2/4頁)
章節報錯
相比起規模化發展,農業的集約化程序中,科技起到了更為突出的作用。這些新興技術極大地促進了生產效率的提升,在1980年左右,在技術上佔優勢的荷蘭農民其人均收入達到頂峰,是歐盟平均水平的2.5倍,取得了令人豔羨的成就。
但與此同時,技術雙刃劍的另一面也引起了社會輿論與政府部門越來越廣泛的擔憂,由此促導了整個歐洲農業發展道路的轉向。
隨著農業生產效率的急劇提升,整個20世紀80年代的歐洲都面臨著長期的農產品過剩問題,紅酒湖、牛奶湖、黃油山等稱謂不絕於耳。
而彼時歐洲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強,價格遠高出國際市場,因此政府為了處理大量過剩農產品,不得不花費巨資對農產品出口進行補貼,這給歐共體帶來了巨大的財政壓力。
與此同時,集約化的畜牧業造成的水土汙染、大面積農藥使用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轉基因等新興技術引起的爭論都日漸進入大眾視野,引起了社會輿論越來越廣泛的擔憂,並對所有的問題都在技術上尋求出路的做法持懷疑態度。
在多種因素的推動下,1984年歐共體率先在乳業上實行了牛奶生產配額政策,以限制牛奶在產量上的進一步增加,並在環境保護與乳品質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政策調控也在其他農產品上迅速鋪開。
為了應對這些政策的限制,以及發生變化的消費者需求,許多荷蘭農民開始嘗試生產部分生態或有機農產品,並開發農業旅遊等綜合服務以增加收入。
八十年代初,神農南糧進入荷蘭,不但入股了皇家菲仕蘭食品、康柏尼夫等乳業相關企業,還入股了不少農業、果業公司;同時神農南糧還直接收購農牧場、兼併土地,建立了威斯蘭地區鬱金香果園、海牙地區溫室農業園、烏得勒支自動化養雞場、格羅寧根地區牛奶牧場。
荷蘭的花卉種植業非常發達,但神農南糧並沒有自己的花卉農場,農業金融正在積極地融入阿斯米爾鮮花拍賣市場,準備花點時間震盪一下國際鮮花市場,給后稷農業收購花卉農場創造機會。
誰讓神農南糧沒種過花,不專業,只能想著團結專業人士。
離開鬱金花果園,南易又去了海牙溫室農業園。
農業園裡既有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的玻璃溫室,也有還處在技術探索階段的光伏溫室,頂上蓋的不是全封閉的玻璃,而是光伏板,既用來發電,也用來調節作物的光合作用,技術上的難度不大,但是有初始投入大、成本高的問題。
目前,南易能看到的出路就是“光農互補”,靠農業不能盈利,就走賣光伏的路子,等過幾年技術再成熟一點,神農南糧可以邀請各路專家鼓吹光伏的前景,只要有哪個國家感興趣,對光伏產業進行大力度補貼,馬上可以形成企業吃補貼、吃市場,神農南糧向企業輸出技術和原材料的良性迴圈。
不僅輸出技術,還可以輸出專利、研發人名義,但凡企業客戶有需求,神農南糧可以把技術相關全部打包出售,客戶可以拿著神農南糧的技術編造自己是經過N年的不懈努力,賣掉了房子、車子,欠了一屁股債,也要堅持研發,諸如此類的勵志故事。
神農南糧絕對遵守契約精神,守口如瓶,不會給客戶帶去不必要的煩惱。
南易在光伏樹莓溫室轉了一圈,又去了不遠處的西紅柿溫室,這裡的西紅柿和其他傳統的不同,植株可以長到三米多高,藤蔓粗壯,樣子看起來和葡萄藤有點類似。
果實的生長方式也和傳統的不同,不是單獨分開生長,而是一捧捧,一串串,三四個到幾十個生長在一根分支藤蔓上。
外形和傳統的沒有區別的,一捧就有五六個,大小勻稱,南易用剪刀剪下一捧,留下一個切出一半給自己,剩下的交給了虎崽。
半個西紅柿塞到嘴裡咬了一口,一股比傳統西紅柿更濃郁的味道衝擊著味蕾,中間還帶著一絲甘甜。
三兩口吃掉,南易又來到另外一行,藤蔓上掛著的西紅柿和剛才的有很大的區別,外形上猶如冬棗,個頭稍大一點,顏色是橘紅色,一串七八個到十幾個不等。
切開一個,可以看見果肉的顏色比表皮稍淺一點,偏向橙黃,嘗上一口,要比剛才的更甜,適合用來做蔬菜沙拉或者直接當成水果食用。
再換一行,又換了一個品種,西紅柿的外形、顏色和國內的金桔區別不大,切開一個,顏色表裡如一,嘗上一口,水果屬性比剛才的“冬棗”更加明顯。換一個好聽的名字,可以直接當成一種新水果品種對外銷售,價格可以叫到很高。
接著,南易又看到了聖女果外形、車厘子外形的西紅柿,每一種西紅柿的汁水都非常豐富,口感各不相同但又個個美味。
吃了一肚子西紅柿,南易又來到一片露天區域,西紅柿植株被種在一個個花盆裡。
走到一個花盆前,南易蹲下身,手在“複合營養土”裡扒拉一下,很快,土裡露出幾個白皮土豆,有大有小,看著非常可愛。
藤蔓上掛著成串的西紅柿,根莖上又長著土豆,彷彿是土豆出了軌,又彷彿是西紅柿帶著拖油瓶改嫁,看著十分神奇,但把技術原理戳穿了又不值一提。
這是全球不知名嫁接專家南易發明的西紅柿土豆嫁接術——把西紅柿種子和土豆“種子”撒在一起,到一定時間,西紅柿留苗不留根,土豆留根不留苗,嫁接在一起。
這種做法沒有實用性可言,勝在新奇,之所以養在花盆裡就是為了方便將來出售給終端客戶,說白了,針對的客戶群是城市居民,陽臺上養上兩盆,又可以看又可以吃。
對神農南糧而言,西紅柿土豆是對串聯型營銷的一種探索,不久之後,神農南糧就會推廣家庭自制番茄味薯片、薯條文化,對食用油、調料、炊具等等進行串聯,透過推廣一種烹飪方式,帶動一系列產品的銷售。
自種、自制不但能得到一種樂趣,吃著也更讓人放心,畢竟大部分孩子對薯片、薯條沒什麼抵抗力,當食品健康成問題的時候,南易設想的這種串聯型營銷方案應該有廣袤的市場。
南易把土掩埋回去,重新把土豆蓋上,來到不遠處在忙碌著的美女旁邊,“杜晨,你好,我是亞當。”
杜晨鬆開手裡握著的植株,抬頭看向南易,然後驚訝地說道:“亞當·斯密?”
南易淡淡一笑,“是的,歡迎加入克洛彭(Klompen)農業集團。”
從法律的角度來說,神農南糧只是南氏旗下的一個部門,並不是一個獨立的企業,其實叫“農業事業發展部”會更符合一般企業部門命名規則。
只不過在南氏內部,神農南糧被當作一個獨立的企業來運作,並在其旗下設立了后稷農業、王母果業等等子企業分別管理不同領域的子企業。
每一個研究所、農場、牧場、果園都是一個獨立的企業個體,有可能按照國家地域在其之上會有一個集團公司,例如荷蘭克洛彭農業集團,神農南糧在荷蘭的產業全部歸屬於這家集團,也有可能背後有一家離岸公司控股。
簡單來說,深入瞭解的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哪些產業是屬於南氏的,但是又拿不出鐵證來證明這一點,猶如警察認定一個嫌疑人是殺人兇手,嫌疑人也的確是殺人兇手,可就是找不出證據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