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易擺擺手,把對方的訊號給擋回去,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再續上味道就變了,當然,最主要的……

“伊芙琳,不是明天的飛機嗎?”

“有人退票,我就提前回來了。”阿克辛婭來到南易身邊,睨了一眼瓦希莉莎,坐下。

瓦希莉莎見到阿克辛婭,知趣的走開了。

“她是誰?”

阿克辛婭的語氣裡飽含醋味,彷彿她和南易已經有什麼一般。

聞到醋味,南易微微一怔,他怎麼不知道什麼時候兩人之間已經進入到這個階段了。

“請來臨時幫忙的女學生,你回來正好,馬上有一大批貨需要運來莫斯科,明天你去找一下薩維利耶夫那邊的人,協調一下航班。”南易把話題岔開。

“誰?”

南易給阿克辛婭解釋了一下旅遊包機的事情。

“好的。”

阿克辛婭應了一聲,又和南易分享了一下這趟華國之旅的見聞。

……

當時間進入十月份,南易把精力放到原來十月公司下轄負責短途貨運的沙漠之舟公司上,他對沙漠之舟進行了改組,在其下設立了四個分公司。

以原來的5輛賓士車為基礎,組建嬴蕩汽車租賃公司;以原來的5輛負責短途運輸的克拉斯256Б型,加上新來的30輛,組建赫拉克勒斯貨運公司;以旅遊包機為業務起點,組建雙頭鷹貨代公司;

以提供華國樓、旅館與各市場之間的短途貨物快送為起始,以在華國和俄羅斯之間寄送輕便紙質檔案為拓展,組建夸父快遞公司。

其他幾個公司的負責人會透過人才小組篩選候選人,夸父快遞的負責人,南易直接指定了吳小偉,不過不是現在就坐管理崗位,他得從基層開始做起。

幾家公司一組建完畢,南易就讓吳小偉去拓展並經營業務,說起來,業務很簡單,華國倒爺們每天要從自己住的地方拉著貨去市場上練攤,等收攤,又得拉著貨回到住的地方。

夸父快遞要承接的就是幫他們送貨收貨的業務,說白了就是把苦力活接過來幹,不同的是,會有機動車負責接送,快遞員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搬上搬下。

在改組公司之餘,南易給馬世民發了郵件,讓他告知惠澤桑關注一下內地的快遞業務發展,關注一下現在開始從事快遞業務的人,進行廣撒網戰略,只要是從事快遞業務的人,都可以進行天使投資。

快遞領域是一個暫時或許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有資本關注的領域,想要拿到話語權需要付出的代價不會太大,撒下去幾千萬,足以團結大部分從業者,進而建立一個似散非散的蛋糕分食同盟。

平時,同盟之間該競爭就競爭,爭取自己能多吃一塊蛋糕,一旦有新人想過來分食,絕對不行,同盟之間先止戈休戰,一致對外,集火滅掉新人再接著搶蛋糕。

南易個人其實並不太貪圖享樂,私人飛機什麼的都是為了工作需要,一間無須太大的獨門獨院,不需要為了生計發愁,平時耕作、閱讀、鍛鍊、看看電影電視劇,偶爾再出門偷個食,這樣的生活足矣。

哪怕他有一干一義四親的子女牽掛,要籌謀著給他們準備價值不菲的各種節日禮物,再想辦法賺他個十來億美金也足夠交代了,他本人有個1億美金就足以把一生對付過去。

以前、現在、以後,他個人從沒想過從南氏拿一毛錢,南氏就是他完成理想抱負的工具,探索宇宙、改變世界、家族傳承,難度從大到小,重要性從小到大。

探索宇宙可能一無所獲,改變世界可能頭破血流,只有家族傳承才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最容易抓在手裡的,而且這不僅僅是他個人的事。

1976年,南易剛穿越過來的時候,等適應了新的身份,第一件事肯定是考慮未來的路該怎麼走。

他不是沒有想過日子過得平靜、平凡,按部就班的考大學,等著分配工作,有一個鐵飯碗,工資除了基本花銷,全用來買名家字畫、便宜古董,等到了合適的時間節點,賣幾件古董換上七八套、十幾套房。

管它字畫、古董被炒成什麼樣,他手裡的物件肯定能賣上點錢,買賣買賣,迴圈著,到了當下的時間點,他的日子應該過的很寬鬆,工資有個兩三百,級別還可以,手下有幾個人,上班摸魚,下班喝點小酒,週末跑郊區釣釣魚。

等到世紀之交,他手裡的閒錢會更多,再買上十幾套房放著吃房租,剩下的錢存到靠譜的銀行吃利息,再瞞著不知道叫馬貞還是牛貞的媳婦藏點私房錢,偷偷摸摸的想幹點啥就幹啥。

這會,兒子或女兒也應該考大學了,家長功德也快圓滿,給兩套房,再給點錢,讓他/她自己看著過日子,有多大能耐吃多大碗的飯,甭指望老子給安排一切,老子的家當還要留給(外)孫子女。

若是運氣不好,兒女眼高手低,目標遠大,能耐卻不行,非得創業搞出一屁股債,那也沒轍,當老子的得替他們兜著,五十來歲的時候,再去嘗試一下自己上輩子遺留的記憶還有沒有用。

有用翻身,沒用跳樓。

上輩子,南易年輕時忙於奮鬥,別說要孩子,結婚的黃金時期都錯過了,好不容易成了鑽石王老五,覺得自己有能力不讓孩子活成別人嘴裡的“人口紅利”或不惜代價的“代價”,又很難找到合適的結合物件,且身體也不太行了,生不出太優質的寶寶,他乾脆也就歇了心思。

自穿越以來,要孩子一直是南易的既定目標之一,沒當過爸爸,很是嚮往當爸爸的感覺。若是他主動躺平,他的子女只能被動躺平,一代不如一代,他自己是逍遙了,子女全都被他連累。

所以,平凡之路並不適合南易,他只能走一條不斷向上攀升的奮鬥之路,無限往前移動子女的起跑線。

義子女的策略,其實是在南易當爸爸的執念之下催生出來的,既能滿足他當爸爸的念想,又能為將來培養人才,兩全其美。

南若玢是第一個,南易身體內蓬勃的父愛最早就傾注在她身上,功利性很強的主觀思想上,他是把南若玢當成工具人,但是潛意識裡,他是把南若玢當親生女兒對待。

兩種極端的思想碰撞、糾纏,最終,南易變成了一個帶著一定功利心養孩子的父親,他養南若玢小,將來南若玢要養他老。把模糊的養老概念具體化,就是讓她替南氏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