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又逢大勢(第3/4頁)
章節報錯
在新西伯利亞停留兩天,進行短暫的休整,南易又登上了前往聖彼得堡的火車。
……
舊金山。
陳於修躊躇滿志的從麋鹿公司走出來,剛剛,他和麋鹿公司簽訂了獨家代理合同,代理麋鹿公司的mtik晶片,這是一款採用mpeg1標準的影片解碼晶片,說白了,它就是vcd的核心。
&npeg呈現影片,mtik晶片就是用於把兩者結合的東西經過解碼變成在電視上能聽、能看的畫面。
幾年前,小超人計算機還未面世之際,耳東電子就在佈局vcd,這些年關於編解碼和鐳射頭的技術和專利,該研發的研發,該收購的收購,該獲得授權的拿到授權,加上今天的最後一環mtik,耳東電子已經手握vcd的所有專利。
晶片和晶片不同,漢卡是晶片,cpu也是晶片,設計和生產cpu難如登天,但要研發一款解碼晶片,誰也不好意思說它有多難,具體量化難度,頂多就是兩張漢卡。
&npeg動態影象專家組成立之後,麋鹿是第一個從事基於mpeg標準研發解碼晶片的企業,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也是唯一在這麼幹的企業。
如今又多了一家叫c-cutik的專利證書都下來有一段時間,只是對外界秘而不宣,也沒人查詢這方面的專利。
在vcd領域,耳東電子已經立於不敗之地,雖然還沒有一臺vcd面世,也無一分錢進賬,但在耳東電子內部已經做好佈局“數位多用途碟片”的準備,或許將來這種碟片會叫dvd。
八十年代,曾發生了錄影帶界的標準之戰,vhs和ax互相對抗,打的那叫一個激烈,雖然最終vhs取勝,但也是慘勝,不僅牽頭的jvc付出了重大的代價,就是分屬兩個陣營的企業也被牽連。
如今在高容量光碟界,又有兩個標準多媒體光碟(mmcd)與超級光碟(super disc)在楚河漢界對峙,隨時都會擦槍走火。
雖然支援多媒體光碟的只有飛利浦和索尼兩家,而支援超級光碟的有東芝、時代華納、松下、日立、三菱電機、先鋒電器、湯姆遜和jvc,但是飛利浦卻佔據了光碟解碼的關鍵技術,不管什麼標準的光碟,想要讀取都繞不開飛利浦,所以雙方算是勢均力敵。
&n站出來放話了,希望雙方保持克制,坐下來好好協商,談談條件,把兩個標準合併起來。大哥話是放出去了,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雙方的確保持了剋制,沒真正大幹起來,但是對於合併的提議卻沒屌這位大哥,覺得大哥說話的分量不夠。
對電腦界企業來說,有且僅有一個標準的光碟對它們來說太重要了,如果兩個標準勢均力敵,把客戶群一分為二,它們就得坐蠟,一套硬體要做出兩套標準,這他孃的是人乾的事?
可要是隻跟隨一種標準,潛在客戶沒做出選擇,自己倒是先篩掉一半的潛在客戶,這他孃的更讓人不爽了,逗我們玩呢?
現在的情況就是開始有電腦廠商站在ibm身後聲援,只是目前兩種標準尚處在研發階段,標準合併還不是太迫切,大部分電腦廠商還在糾結,畢竟曾經都是十八路屠藍諸侯(ibm的品牌色是藍色,暱稱藍巨人)的一員,臉面還是要的,不是迫在眉睫,還得矜持一下。
用過dvd光碟,對它的市場和生命力有所瞭解的南易,並沒有讓南氏的企業參與到光碟標準競爭裡,雖然南氏其實可以擁有很大的話語權,泛美控投投資了諸多與電腦相關的企業,一件本就對大家都有利的事情,南氏想要推動它快速實現並不難,都是順水人情,南氏很容易拿到。
南氏已經把賭注壓在快閃記憶體上,不但從事手機配件研發的銀喉親自下場參與快閃記憶體研發,還在外部從事研發快閃記憶體的企業四處撒錢,不是在研發快閃記憶體嘛,我們贊助你們一筆,不求分享利潤,只求能優惠拿專利使用權。
管它是叫tf卡還是sd卡,u盤還是閃盤,mp3還是mp4,這些產品全繞不開“快閃記憶體”二字,快閃記憶體加上編解碼技術或不加,就會出現這些產品,快閃記憶體的技術成熟之後,這些產品就是捅破一層窗戶紙的事情。
[作者語:仔細瞭解過這些產品的技術原理,要做出來真沒有太大的難度,只要捨得砸錢完全能砸出來。另,科普一下,世界上第一臺vcd的研發費用只有不到60萬,估計大部分錢是花在採購元件和發工資上。
這玩意嚴格來說真算不上研發,就是各種成熟產品、技術組合一下,與買航模配件,按照說明書動手拼湊起來的過程異曲同工,只不過vcd沒有組裝說明書,要摸索著組裝。]
而這些產品加起來代表一個年銷售規模數百億美元的大市場,且是利潤頗豐的市場。南氏不強求吃到終端產品利潤,成品只會試試水,能做成最好,不成就老老實實當一個配件供應商和專利授權方。
銀喉將來有可能會出一個手機品牌,主要用於消化銷量不佳的滯銷配件型號,以及用頂級配件裝配起來的旗艦機,用來告訴消費者正確的優秀配件知識,螢幕是這款好,攝像頭是那款棒,諸如此類,讓消費者倒逼手機廠商採購特定型號配件。
陳於修打了個電話給航空公司,定了最早飛往香塂的航班,vcd的試驗成品早就出來,生產線的設計方案也在緊張製作中,vcd能不能吃到肥肉還差兩步。
機器有了,必須有碟片,陳於修還要去鼓動一幫人生產碟片,促成業內良性競爭,儘快把碟片價格打下來,讓消費者得到實惠。
另外還要發展一批人往碟片里加入內容,怎麼加他不管,他只需要價格儘量低,讓消費者得到二次實惠,並向社會輸送一批就業崗位——碟片出租出售店主。
在南易的影響下,陳於修現在做生意首先考慮的就是能不能創造社會效益,如果不能,再暴利他也不會進入,這就是陳於修的擔當,這就是南陳村的大格局。
不過,美中不足,南易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故意忽略了給手下職工太過優厚的待遇,會影響到同行業的企業,令其難自處,不利於行業整體用工成本的控制,進而影響行業的綜合競爭力,給整個行業埋下覆滅的危機。
陳於修還未登機,槍手公司的玻璃大門又被人給砸了,這種事情也不知道發生第幾次了,反正槍手公司每年修理大門的支出非常可觀。
槍手公司養著一幫猶如寄生蟲一般的編劇,電影電視劇本、綜藝節目指令碼,一切看起來正常或變態的創意都被寫了個遍。一個劇組開拍一部新戲,剛拍沒多少,槍手就會跳出來,“不行,你們不能拍,這個、那個場景的內容創意版權在我們手裡,你們侵權了,我們要告你們。”
其實告個屁,無非就是來訛錢的,只要給了補償和版權費,嘩啦啦一車的劇本就卸下來,愛用哪段用哪段,大爺您隨意。
如果影視公司要較真,槍手公司未必能贏下官司,影視內容的版權非常容易繞過,侵權也很難界定,但這個事情妙就妙在影視公司不敢硬氣。
槍手公司無須詆譭影視公司,只需要等到影片第一天上映的時候,拿著證據在報紙上哭訴就成——某某影片這一段和我們a劇本如出一轍,那一段和我們b劇本一模一樣。
不用指責抄襲,就甩證據,其他的讓讀者自己腦補,就說這種操作能不能把票房拉一點下來,能或者不能,影視公司敢不敢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