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競爭無所不在(第3/5頁)
章節報錯
“也是,我家無為怎麼可能會在一次小小的期末考試折戟,小考試,爸爸就不想著給你準備獎勵了。”
南無為歪著頭,想了想說道:“爸爸,可我想要獎勵。”
“那你想要什麼?”
“你放在櫃子裡的三稜刺刀。”
“不行,那是爸爸從自己的配槍上卸下來的,對爸爸來說很有紀念意義,為了留下刺刀,爸爸還給別人送了兩條煙。你要喜歡刺刀,爸爸再幫你搞一把,你想要53式、56式還是63式,要不81式?87式?”
南無為小眼珠滴熘熘一轉,“爸爸,我不是喜歡刺刀,我是喜歡刺刀上爸爸的味道。”
南易會心一笑,“小兔崽子,拍馬屁的功夫修煉的不錯,只是你沒搔到爸爸的癢處。好了,你要真喜歡,爸爸就送給你。”
“嘻嘻,我不要,我才不奪爸爸的心頭好。”南無為狡黠一笑,手裡的冰棒塞進嘴裡,一嗦,等抽出來就剩根棍子。
南易愣了愣,反應過來,南無為並不是真想要他的刺刀,只是在試他是不是捨得,自己的兒子會對自己耍心眼了,南易既欣慰又有點莫名的感慨,兒子開始長大了。
結束父子的對話後,南易把注意力又放回到易瑾茹身上,可以看得出來,易瑾茹想要複製他昨天的“撿漏”,眼睛一直在注意各個攤檔上有沒有紙箱子放著。
可惜,她的運氣沒有南易好,秀水街都快走完了,她也沒有發現一個合適的目標。
今天一行人是從秀水街的另一頭進入,等快把整條街走完,他們路過了昨天的那個攤檔,又見到了昨天的那個攤販,那個從始至終都沒問南易名字,也沒有自我介紹的攤販。
一開始,南易只覺得攤販是一個做批發的雛,等交易結束,他敢肯定對方就是一個做生意的雛,面對一個能吃下幾千件衣服的客戶,居然不知道趁機套下近乎。
現在,攤販和南易目光互相對上,他的眼眸裡並沒有友好的成分,反而有一點澹澹的敵視,或許是在怨恨昨天南易佔了他大便宜,自然,他也不會有上來打招呼的舉動,反而把臉轉向另一方向。
南易澹澹一笑,心裡尋思,“這是一位有主角病的主,就是不知道有沒有主角的命。拿我當仇人,感情昨天的交易是我用槍杵他腦門上完成的啊,昨天真應該再往下壓壓價,唉,生意就是生意,婦人之仁要不得。”
整條秀水街走了個囫圇,易瑾茹的臉上滿是失望,居然沒看到有撿便宜的機會,失落了一會,易瑾茹對南易說道:“剛才第五個攤上,我看見有賣皮夾克的,我過去問問價。”
“媽,皮夾克就別去問了,剛才我也瞧見了,看皮、衣領和袖口應該是溫市那邊的做工,看料子是人造革,這種皮夾克就是在木樨園拿的貨,咱們下午就要過去,你現在還是換一樣練手。我看剛才左邊第九個攤子的毛線帽不錯,你可以過去詢詢價。”
易瑾茹問道:“怎麼看做工知道是哪裡產的?”
“媽,幹說不太好說清楚,我給你舉個例子,比如說溫市,他們那邊之所以做皮衣,不是因為這個賺錢就去做這個,而是因為他們有傳承,他們那裡有很多人會做這個。
在宋代,溫市那邊已經有專業製鞋匠,到了明代,鞋靴成了貢品;等到了清代,溫市已經有非常完整的鞋革產業鏈,那邊和皮革已經打了幾百年的交道。”
南易呡呡嘴接著說道:“再說離溫市不遠的潮鄉,現在已經快成為皮革城了,那邊和皮革打交道的時間短一點,但也有了將近七十年的歷史。
那時候,潮鄉出了不少大商賈,有一個叫徐申如的,就是徐志摩他爹,他就開了一家皮革廠,最早的工人是在滬海招的,有溫市人、蓉城人,也有東北那邊的;
溫市我已經說了,和皮革打了幾百年交道,蓉城那邊有一條漿洗街,整條街都是做皮革有關的生意,東北那邊,有一個地方家佟二堡,那裡很早就是皮衣和裘皮的集散地,自然也有人制皮。
不管是溫市還是潮鄉,他們都有自己的絕活,不管是制皮還是縫製都有他們自己的特色,這些要對皮革瞭解的足夠深才能分辨。
剛才的皮衣我沒上手就說是溫市,是因為皮衣的皮看起來沒光澤,顯舊顯髒,我知道溫市那邊新開了一家皮革廠,做的就是人造革,質量不好但是價格便宜,差不多的溫市產皮衣我在莫斯科見過,衣領、袖口的走線一模一樣。”
“你個死孩子,說了一大堆,就最後一句管用,你直接說以前見過不就完了。”易瑾茹笑著埋怨道。
“呵呵。”
南易笑了笑,沒有再解釋。
接著,易瑾茹去看毛線帽,南易並沒有帶南無為跟著,他們兩人來到古玩攤檔,攤販手裡正拿著一個土陶水罐忽悠一男一女倆老外。
土陶水罐表面滿是土沁,看著像是剛從土裡挖出來沒多久,造型有點奇特,南易看不出來是哪個地區的流行款式。
南易湊近一點,一股土腥味鑽進鼻子裡,嚯,不是像土裡剛挖出來,就是剛挖出來的,這攤販還真費心了,昨兒晚上這土陶水罐應該是埋在地裡過的夜。
攤販居然把東西埋地下,南易心裡頓時起了一點撿漏的心思,於是他細細打量土陶水罐,可不到兩秒,他就在罐身上看到一塊比較光滑的區域,上面刻著五個字“艻?歺具廠(荔宣餐具廠)”。
“尼瑪,二簡字,奶奶個熊,忽悠老外居然都不下點本。”南易心裡吐槽一聲,目光從土陶水罐上移開,掃向攤檔的其他物品。
既然罐身上有二簡字,眼前的土陶水罐歷史最長不會超過17年,因為1975年才開始推廣二簡字,在民間的影響力有限,只在國營企業和國營商店、車票等領域流傳開,1986年6月廢除,只留下來寥寥幾個二簡字。
南易在初中的時候剛好趕上一個學期的二簡字替換教學,老師心有牴觸,壓根沒認真教,他也沒認真學,大部分二簡字得猜著認,至於寫,常用字會,其他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