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八爪魚(第3/4頁)
章節報錯
嚴度離開後,巖振華繼續狼吞虎嚥,直到吃了七碗才放下快子,心滿意足的摸著圓鼓鼓的肚皮,好在南易做飯的時候多舀了幾次米,不然真不夠他吃的。
稍坐一會,巖振華主動收拾碗快,南易聽之任之,往沙發上一坐,調到無線臺,等著《神凋俠侶》開始。
看了一集電視劇,吃完飯局的劉貞回來,南易便和她回了臥室,把客廳留給巖振華,免得他不自在。
第二天,吃過午飯,南易帶著巖振華去傳承公司。
傳承公司旗下有傳承便民子公司,在其旗下又有兩個業務線,鈴鈴鈴和來將。
鈴鈴鈴是個大雜燴,從通馬桶、開鎖、木工活、泥工活、搬搬抬抬,百姓家裡的活計幾乎都囊括,除了辦公室人員,為客戶提供服務的一線員工很少,主要是給打零工的人員提供居間服務,抽頭很少,利潤控制在3%5%之間,太低難以為繼,太高違背初衷。
來將就是個外賣平臺,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厲亥物色的經理叫何仁。來將業務分兩大塊,一塊是居間業務,類似於印度達巴瓦拉,在飯店和食客之間架起一條配送橋樑,不收取配送費,只拿分成。
由於現在的餐飲業大環境很好,生意好、不愁客源的飯店對來將愛答不理,生意不好的,來將又不想與其合作,這塊業務的發展速度很慢。
另一塊就是單純的外賣業務,自產自銷自配送,業務模式不新鮮,純屬拾人牙慧。
外賣業務萌芽於唐代,據傳是程咬金這位人精開創的這種生意模式,不管真假,反正唐代能點外賣是確信無疑的。
到了宋代,打破坊市分離的制度,就如同小區與夜市合併,無論在坊還是市,都能開店設鋪,人員增加,自然對當時的飲食文化產生促進作用,食肆開始扎堆的開,“外賣員”也開始串店,食客可以同時要好幾家店的吃食,比千年之後,點個蛋炒飯順便帶包一百塊的荷花高階的多。
到了清代,流行畫舫包宿,外賣都能送到船上,不僅是吃食,有時候活人也送。
到了民國,京城一帶更是有了專門做外賣的店鋪“盒子鋪”,還發行代金券,鴨票、醬票等,也有打折紅包,只要提人名就成,比如八大胡同的誰;另外還會有不少優惠活動,比如送上一張白鴿票,給食客一箇中五百萬大獎,走上人生巔峰的機會。
跳過幾十年,到了1992年,京城這裡開了一家京氏綠環送餐公司,只有外賣員和保溫車,沒有廚房和廚子,製作環節外包給了商業部下面的食堂,再具體一點是商業部下面的飲服公司,也就是一些不景氣的國營飯店、國營食堂。
相比京氏綠環,來將要有誠意的多,有自己的食材供應體系、烹飪體系,有先進的殺菌、保鮮技術,並引進跨國大集團的先進管理經驗,以及對外賣員的高規格要求。
來將還推出了“白領菜”,包裝精美、口感鮮美、食用方便,拿回家用微波爐叮一下就可以食用,並且肉類食材大部分從國外進口,騎在羊背上的國家來的羊肉,騎在牛背上的國家來的牛肉等等。
白領菜是一種高檔菜,專供收入可觀的高階白領,當白領,吃白領菜,走上人生巔峰。
南易的野心很大,他要幹掉“預製菜”,獨留下白領菜,把一個子品牌做成一個產品的代稱,如同席夢思一樣,等到了網路時代,再看有沒有必要扶持“博主”科普什麼叫真正的“白領菜”。
等虎崽在來將辦公室的門口停車,南易指了指牆上的公司銘牌,“你不是要打工麼,這裡在招外賣員暑期工,你進去跟裡面的人說,你是95屆的京大新生,他們會要你的。”
“叔叔,外賣員是做什麼的?”巖振華看了一眼銘牌問道。
“就是給人送飯。”南易拍了拍巖振華的肩膀,“既然你想打工,那就好好幹,我昨晚也想過了,年代不一樣了,現在讀大學要是不交個女朋友,大學生活是不完整的,你的生活費我會給足,但你交女朋友的花銷得靠你自己掙。”
巖振華聞言,臉上發燙,忸怩一下說道:“我不交女朋友。”
“呵呵。”南易笑著把寫著老洋房地址的紙條遞給巖振華,“回去後把你的昨晚偷摸洗掉的褲衩翻出來重新洗一下晾院子裡,這麼熱的天,會捂餿的。”
“呃……”
自己的小秘密被發現,巖振華臉上更燙了。
為了不讓巖振華多煎熬,南易催著他下車,然後讓虎崽踩油門。
去了趟傳承房產中介,給巖振華在大雜院租了一間房,租金不便宜,一個月四百,不過房子是捯飭過的,且地段好,二環路以內,差不多的房子去東南三環一帶的城鄉結合部只需要一百五。
巖振華苦孩子出身,沒必要憶苦,也不能太甜,住市中心的大雜院正合適。
房子的事弄好,南易不知不覺來到飛龍保齡球館的門口,黃三兒的買賣,夠懶的,起個名的功夫都不肯下,拿別人的不帶臉紅的。
南易過來是想玩玩,可上樓進球館一看,好嘛,九條球道沒一條是空的,不僅有人在打,還有人在排隊等,這樁買賣算是被黃三兒撿著了。
黃三兒不在,南易站了一會正想走,後頸被人給掐住了,女人的手,無需回頭,南易很快用排除法排出易倩兮,能掐他後頸的肯定是熟人,否則根本沒有從背後近他身的機會,敢掐、會掐他的女人只有這個沒大沒小的便宜表妹。
南易轉過身,抬手衝著戴著墨鏡的易倩兮腦殼來了個鑿慄。
“唉喲,表哥你怎麼打人?”易倩兮幽怨地說了一聲,伸手揉了揉腦殼,“真疼,你下狠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