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七章、權力槓桿(第1/5頁)
章節報錯
“退休?你的意思我以後什麼都不幹?”
“對,我的意思就是你拿著兩億夠不夠你花到死為止,這輩子都不用再為錢發愁。”
徐露想了一會,說道:“應該夠了吧。”
“好。”南易頷了頷首,“那我要告訴你,這個假設根本不成立,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有兩億倍利潤的正當生意,就算是不正當的,我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到。”
“嗯……”徐露冥思苦想了一會,彷彿是沒想到她要的答桉,才不甘地問道:“那一筆生意賺兩億的總有吧?”
“有,而且還不少,不過我可以告訴你,能一次賺兩億純利潤的生意,往往需要投入十億及以上的成本,當然,成本里面可以包含銀行貸款,也就是所謂的槓桿式操作。
】
理論上你可以用一筆很小的錢,槓桿槓桿再槓桿,十億的生意用一兩百萬就能撬動,只不過槓桿次數越多,風險越大,而且,超過十倍的槓桿就不太可能是單純的金融行為,必須附著權力,即權力槓桿。
打個比方,你大哥我是廠裡管食堂的,你是菜販子,我付給你一萬塊錢訂金,讓你天天給食堂送菜,送一次就給你結一次錢,每次大概也就五千來塊錢菜吧。
你想啊,如果我不是你大哥,這麼好的無本買賣怎麼可能會落你頭上,這就是權力槓桿。”
徐露迷湖道:“不太懂。”
南易樂呵呵地說道:“官商勾結什麼意思懂吧?”
“這個我當然知道。”
“官有什麼?”
“權啊……”徐露恍然大悟,“我大概知道什麼意思了。”
“別大概知道,自己好好領悟,權力槓桿好用,但不能多用,更不能深用,用得越狠,反噬越深,怎麼來的,到時候又要怎麼還回去。好了,我接著往下講故事。”
南易理了理思路,接著說道:“在搶購潮中,孫嶽峰的電器商店……對了,那個時候,孫嶽峰的電器商店應該是叫南湖,算了,名字換來換去難受,我就直接說金蘭。
金蘭公司之前囤的價值上億的家電在一個月內就搶購一空,孫嶽峰手下200個營業員,人均銷售額達到了50萬以上。
在搶購潮期間,有的商店為了藉機把積壓商品賣出去,就用了比較惡性的搭配銷售法,想買一件暢銷商品必須搭一件積壓商品,不然不賣給你。
金蘭公司的電器有暢銷的,也有滯銷的,不過孫嶽峰不但沒搞搭配促銷,他還在那個時候推出一個為顧客讓利百萬元優質服務活動。
他那樣做,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平抑物價帶頭作用,得益的是廣大消費者,因此他受到了有關部門的表揚,也為金蘭公司樹立了很好的企業形象。
搶購潮過後,老百姓手裡的閒錢不多了,家電生意又進入了低潮期。
孫嶽峰進入商界雖說年頭不長,但對行情看得準,也做得穩,做得實在又周全,在商業行情上揚時,他抓住時機搶潮頭魚,當市場出現疲軟時,他也能從低潮中看出賺錢的門道,尋覓到別人未曾注意到的賺錢途徑。
後來,電器市場的形勢急轉直下,遇到了低潮中的低潮。
孫嶽峰又在想,接下去的生意該怎麼做。
很快,他採取了兩手措施,一是繼續抓穩大城市的銷售市場,在價格上,打出全市最低價的牌子,在經營方式上,又開展售後服務,為顧客排憂解難。
這樣做,金蘭公司在奉天依然能保證一定的銷售額,與此同時,他透過辦連鎖的方式,在東北市場上展開鋪天蓋地的搏殺,採取一吞二、二吞三的策略,一有機會便馬上擴大店數。
孫嶽峰的經商策略就是快速佔領市場,先拿下堡壘,再收拾戰場,先講數量,再講質量,地圖上哪裡有空白,金蘭的旗幟就會到哪裡。
這種打法很過癮,據說有時候孫嶽峰會對著一張地圖久久觀看,然後指著一個沒有金蘭連鎖店的城鎮對他的某一名手下說:你,去那裡開一個連鎖店。你當經理,馬上就去辦理手續。
孫嶽峰指定的那個地方,一般用不了多久就可以開起一家金蘭連鎖店。
具體的措施是:讓業務部先去了解市場,開發部去辦執照,裝修部去裝飾門面,從事部去招工,臨開業時,公關部再去熱熱鬧鬧地搞一次公關活動,而孫嶽峰會在開業時去一趟。
別人辦商店,這一系列的事情做下來需要半年,而孫嶽峰的連鎖店最快十五天可以拿到執照,個把月就可以開業。
孫嶽峰在這些方面令人瞠目結舌的成果,是因為他有什麼特殊手段嗎?
曾有一個廠長,因為到外地申請辦公司半年都拿不到執照,跑來請教孫嶽峰:你有什麼訣竅?是甩票子還是用女人?
孫嶽峰給了一個官面的回答:在國家政策允許的範圍內,能用什麼,就用什麼,這就是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