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北方經常發生嚴重乾旱,南方經常發生洪水。因此,南方種植的糧食被洪水淹沒,而北方種植的糧食卻被幹旱摧毀。

這樣,大唐人每年都要仰望老天爺,祈求老天爺憐憫我們,讓人們今年有個好天氣。然而,但不管人們怎麼問老天爺,好天氣的年份很少。

只要旱澇持續下去,大唐人民真的很難不捱餓。因此,她認為旱澇是影響大唐糧食增產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我們必須解決它。”

李泰知道這種情況,但他從未經歷過由此帶來的痛苦。

因為在他前世,當他懂事的時候,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人民政府成立後不久,就採取了各種科學措施來治理,黃河很快就把為禍千年的黃河水患給治理了。

如果你沒有經歷過,你就感覺不到。

同樣的如果沒有同理心,他不知道那些遭受問題折磨的人有多痛苦。

整個朝廷正在談論這個問題。

隨著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之間的爭論越來越激烈,文武官員一開始看起來很嚴肅,後來變得越來越緊張,最後甚至連呼吸都不能順暢。

連父皇李二也緊握拳頭。

李泰不知道。其實兩位大臣爭論的大唐人最關心、最想解決的問題之一。

老天爺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想怎麼踩就怎麼踩。

下至人民,上至天子,他們無能為力。

只能年復一年地重複,華夏子民不斷地向老天爺祈禱。老天爺從來沒有憐憫過他們。

人們別無選擇,只能帶著屍體走過一代又一代。

乾旱來臨,會有大面積的人死亡,而同樣的洪水來臨,也會有大面積的人死亡,甚至洪水的危害還要比旱災來的更嚴重一些,因為旱災過後並沒有太多的後遺症。

而洪水過後,則會引發大面積的瘟疫。

年復一年,中原人除了一次又一次地堅持下去,什麼也做不了。

坦率地說,我們只能聽天由命。

但李二不想聽天由命。

他想做一個好皇帝,改變國家與人民的命運,他想帶領大唐人民掌握自己的命運。

而站在太極殿之內的文武官員,也不想聽天由命。他們都夢想在有生之年與人民一起改變這種命運。

這是他們的終極夢想。當他們做到這一點時,他們微笑著,不浪費他們作為世界官員的時間。

看到兩位大臣在不斷的爭論,李泰也想出一份力,只可惜,在他出生的時候,黃河的水患已經被整理出來了。所以一時半會兒也想不到什麼特別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