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裳曾經把《九陰真經》的總綱用漢字替代梵文發音,附在真經下卷的末尾。

中原高手不通梵文,西域高僧不知漢話。

僥倖有二者皆通者,又未必有深厚的武學修為和見識。

因此這篇總綱輾轉於多人之手,卻從未被破解。

直到郭靖將經文背誦給一燈大師這個精通道家氣功又佛法精深的一代高僧,這才讓這篇總綱重新現世。

武功的修煉,尤其是內功的修煉,精微奧妙,絲毫不可有歧義。

後世漢人典籍翻譯成扶桑語或英吉利語,轉而再翻譯回漢語,往往會有很大出入。

換到內功秘籍上,多少也會有一些出入。

一燈之所以能夠翻譯出來,乃是因為他精修了十餘年道家無上神功先天功,根底深厚,換做歐陽鋒與洪七公,即便精通了梵文,也未必能夠將真經總綱翻譯出來,便是因為他們武學修為雖強,但對於道家正宗內功並不精通。

柯崇雲雖然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梵文,凌波微步、全真心法以及鍛骨功也都是道家正宗功法,但他畢竟才十四歲,功力尚淺,見識自然也不夠精深。

他為人聰慧,確也不是狂妄傲慢之人,因此也不敢隨意修煉自己翻譯出來的《九陽神功》。

不過這功夫的確奧妙,因此他倒也忍不住看了幾遍,將梵文原版與自己的翻譯版本都記在了心中,準備明日出去,找二叔朱聰參詳一二。

第二日,他早早醒來。

打了一趟降龍伏虎拳熱身,又練了一趟南山拳,因為密室空間不大,所以便沒有練習凌波微步。

估摸著時間,早已過了飯點,可是柯蓉兒絲毫沒有過來給他送飯的意思。

原來柯蓉兒將柯崇雲反關進密室之後,不敢現身,已經悄悄跑下了山,不知躲到哪裡逍遙去了,可憐柯崇雲左等不見來人,右等不聞聲響,這才猛然猜到柯蓉兒多半已經跑下了山。

“看來要餓兩頓!”柯崇雲不由苦笑。

密室隔音效果極佳,自己就算大聲呼喊,遠處的人也未必能夠聽到,不過朱聰白日裡見不到他人,定然會過來檢視,到時候便可以出去了。

無聊的柯崇雲將昨日的經書又翻了一遍,便又開始修煉降龍伏虎拳。

一遍打完,頓覺神清氣爽,便又接著打第二遍,漸漸忘我。

便在這時,昨夜記下的《九陽神功》經文不由浮現於腦海。

「運氣之時,須得氣還自我運,不必理外力從何方而來。」

「要用意不用勁。隨人而動,隨屈就伸,挨何處,心要用在何處。」

「虛實須分清楚,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氣須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

「氣如車輪,周身俱要相隨,有不相隨處,身便散亂,其病於腰腿求之。」

「力從人借,氣由脊發。胡能氣由脊發?氣向下沉,由兩肩收入脊骨,注於腰間,此氣之由上而下也,謂之合。由腰展於脊骨,佈於兩膊,施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合便是收,開便是放。能懂得開合,便知陰陽。」

不知不覺間,柯崇雲原本舒展開合的動作漸漸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動作看上去還是那些動作,但銜接轉換之間卻多了一分圓融。

本來該盡數伸展的雙臂,變得微微彎曲,形似圓球。

本來降龍伏虎拳只是一門動功,乃是虛竹開發出來,調理氣血強健經脈夯實根基的武功,本身只有招式,沒有對應的心法。

照之修煉氣血自動遠轉,因為沒有心法,不需要刻意引導運氣,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危害,最多就是動作不對,或者節奏不對,沒有效果罷了。

但是不用刻意引導的話,便有一樣不好,便是練熟了之後,再去修煉時,大腦便會閒下來,常常神遊天外,天馬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