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在梵語中指的是如實認知一切事物和萬物本源的智慧。

柯鎮惡此時的精神修為已經圓滿,已經能夠體會到這個境界的神妙之處。

其中最讓他驚喜的一種運用便是對潛意識深處的記憶進行挖掘。

人的大腦是十分神奇的,有時候你覺得你早已忘記的事物,或者只是無意間掃過一眼的東西,其實在潛意識中卻已經烙印進了大腦。

或許這些紛亂的記憶永遠也不會被想起,但是在某些時候,透過某些特定的手段,又能夠突然回憶起來。

而般若境的柯鎮惡便可以在最深層次的入定中,如翻閱相簿一般,將那些塵封的記憶揭開,就如他當年在六慾天魔大陣的幻境中,可以把前世的記憶當作圖片翻閱一般。

因此只要是看過的東西,柯鎮惡便能夠透過入定回憶出來,萬幸的是,憲法他雖然只看過一遍,但終歸看過。

剛才提筆,他寫的只是序言,當然,近代史部分自然絕口不提,以歷史朝代代替,最後強調一下憲法的地位。

接下來的具體條文他還要從潛意識裡面去翻閱,然後再酌情抄錄下來。

入定約莫半個時辰,柯鎮惡終於再次動筆。

馮蘅見狀頓時精神一震。

只見柯鎮惡重新取過一張白紙,提筆寫道:“

第一章總綱

第一條中華是皇帝領導的、以農工士商為基礎的百姓專政國家。皇帝是百姓的一員,官員是從百姓中選出的管理者,受百姓監督……

……

柯鎮惡的書寫速度極快,靜夜的屋中,只能聽到連綿不斷的沙沙聲,以及燈芯燃燒時偶爾發出的滋滋聲。

馮蘅看著一張張被寫滿的紙,心中思緒翻騰,饒是以她的聰慧,一時間也無法完全理解柯鎮惡為什麼會寫出這麼一套匪夷所思的律法來。

非是柯鎮惡的行文有多麼晦澀。

恰恰相反,柯鎮惡的行文十分直白,白到任何一個識字的人都能明白這些文字代表的意思,就算是不識字的人,只要聽人念上一遍,也能清楚明白。

而正是這種直白的文字裡,所顯露的理念,讓馮蘅震驚。

馮蘅知道自己的丈夫常說俠義精神,常講為國為民,卻不知他竟將百姓的地位放得如此高。

百姓是國家的主人、百姓可以任命和罷免官員,百姓甚至還可以直接否決皇帝的政令。

這些都是明確寫在這套律法當中的,其中最直白的便是,在第三章國家機構中,排在最前面的竟不是皇帝,而是御史臺,皇帝只排在第二位。

而所謂的御史臺並不是馮蘅熟知的御史臺,而是一種她從未想過的權力機構。因為御使不是由皇帝和大臣任免,而是由百姓自己選舉出來的。

這其實就是將後世的代表大會改了一個名字照搬了過來,只做了很少的修改,這對柯鎮惡而言毫無難度,毫無違和,但對身處這個時代的人而言,那簡直就是大逆不道了。

不過金朝的覆滅,本來就是明教這群大逆不道的人幹出來的事情,若是上馬這樣一套律法,反對聲音也未必有那麼大。

這也是馮蘅驚訝的第二個方面。

因為這一套律法中所體現的政治智慧十分高明,以馮蘅對自己相公的瞭解,他是絕對沒有這樣的政治智慧的。

因為這一套法律從體系上實在太完備了,將國家的職能,官府、軍隊的職能、百姓的權利義務解釋得十分透徹。

唯一不好的一點是,皇帝的權力被極大的限制了。

這讓馮蘅有些懷疑,柯鎮惡到底是不是自己兒子的親爹。

就沒見過這樣坑兒子的。

馮蘅搖了搖頭,把這種質疑自己的奇怪念頭甩出腦海,復又看向自己的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