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不停揉眉心的皇帝(第1/4頁)
章節報錯
對於智慧王的五體投地大禮,柯崇雲也懶得多管,只問道:“你說的奸猾之徒是誰?”
智慧王伏地答道:“是蒙古的古爾汗扎木合,還有漢人郭寶玉。”
柯崇雲聞言稍微鬆了口氣。
其實在聽到智慧王說起奸人蠱惑的時候,柯崇雲腦子裡最先想到的便是中土明教之人,這也是讓他最擔心的地方。
相比於七俠派門徒,明教在統一中原的過程中出力甚多,犧牲也最多,但是這般人大多出生草莽,行伍的本事也只限於衝鋒陷陣,少有統帥之才。至於文治,王佐之才就別想了,能夠勝任一縣治理的也是少有,所以在立國之後,明教出生的官員大多隻在基層。
地位最高的李文淑,雖是大理寺卿,但基本算是掛名,工作都有柯崇雲特地安排的佐官來做。
這種局面,讓明教出身的官員多少有些不滿,只是礙於楊妙真、柯鎮惡的武功,才不敢造次。
柯崇雲心中其實是有些愧疚的,所以經常給明教出身的官員更多機會,希望他們能夠儘快成長起來。
只是起義的過程實在太過順利,使得明教那些兄弟的能力都沒有成長起來,別說明教了,就算是七俠派出身的人,也未必有多強的能力,只是他們從小讀書,年輕力壯,學習能力更強一些,僅此而已。
因此如今的朝堂,除了一些關鍵的職位,中堅崗位大半還是原來金國歸附過來的官員。
這些人天生看不起明教出身的官員,而明教弟子多半嘴皮子沒有刀劍利索,柯崇云為了大局不得不竭力約束。
不滿自然由此而生。
這也是柯崇雲會第一時間擔心此次行刺與中土明教有關的原因。
畢竟他們有動機,而且波斯明教與中土明教又一脈相承。
好在答案讓他放心。
說行刺是扎木合指使也不難接受。
根據西北那邊得到的情報,扎木合的主力在攻破撒馬爾罕城之後並沒有立馬回軍,如今在西北與哲別對陣的是博爾術。
而扎木合本人和主力所在,柯崇雲手中還沒有確切情報。
既然智慧王說是扎木合蠱惑了他們,那他們自然是有所接觸的。
於是柯崇雲便又問道:“扎木合是如何蠱惑你們的,在什麼地方,說了什麼,你仔細說來!”
智慧王哪敢隱瞞,便將事情經過一一道來。
原來扎木合雖攻入了撒馬爾罕城,卻被摩訶末逃了。
對於扎木合來說,都是劫掠,中原和花剌子模其實並無分別,既然已經攻破了花剌子模的門戶,自然要一鼓作氣,趁勝追擊,徹底滅亡花剌子模。
至於中原,等大軍回師之後再說也不遲。
於是扎木合便率軍一路追殺摩訶末,將花剌子模殺了個對穿,一直打到了黑海北岸,這才停止。
摩訶末也在逃亡的過程中被波斯明教的刺客刺殺身亡。
按理說此時的花剌子模無論疆域還是文化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龐然大物,扎木合原本也是這麼認為的,事實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花剌子模原本只是一個小國,曾經是波斯帝國的一個行省,波斯衰落之後又歸屬馬其頓帝國以及後來的貴霜帝國,接著又被阿拉伯帝國征服。
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附庸和被征服的國度。
直到二十多年前,阿拉丁·摩訶末繼位。
他東征西逃,短短時間之內,就征服了中亞到東歐的廣袤土地,使花剌子模國達到了巔峰。只是摩訶末此人雖然擁有強大的軍隊,但為人殘暴貪婪,對被征服的地區橫徵暴斂,是個十足的暴君,因此治下叛亂四起。
波斯明教的教義雖與中土並不完全相同,但其反抗邪惡統治的核心卻是一脈相承的。
在他們的眼裡,摩訶末的統治是黑暗的,必須被推翻。
與中土明教起義造反不同,波斯明教更喜歡採用刺殺的手段,來誅殺暴君。
可惜摩訶末麾下大軍眾多,保護森嚴,讓他們無從下手。
直到扎木合擊潰了摩訶末的大軍,他們才找到了機會一舉得手。
這也是為什麼波斯明教會被扎木合蠱惑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