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整軍(第3/3頁)
章節報錯
柯鎮惡點了點頭,道:“沒有三省六部和內閣麼?”
柯崇雲道:“三省就不必了,六部設在行政院下,至於內閣,我是想在四大主官之外再增加兩三人,如此商議一些大事,就不必專設了。”
柯鎮惡不置可否,又問道:“既然軍機處與行政院並列,那兵部管什麼?”
柯崇雲道:“兵部主管軍中錢糧軍械,軍政分離後,兵部便不需要再參贊軍務,只要溝通好錢糧便可!”
柯鎮惡道:“不如取消兵部,由軍機處直接從行政院溝通錢糧,每年固定從財政調撥一定比列的錢糧,由軍機處自行分派。或者軍機處自行從各地籌集糧草。”
柯崇雲道:“若如此,怕是三代之後便會出現唐時藩鎮割據的局面。”
柯鎮惡搖頭道:“你沒有明白我的意思,軍機處既然獨立在行政院之外,那麼它便不單單是一個討論作戰的地方,軍隊官員的升降,錢糧的支取、軍法的執行都要包含其中,否則幾代之後,文武對立,軍隊必然受到遏制。”
柯崇雲問道:“那如何杜絕藩鎮?”
柯鎮惡道:“藩鎮之禍其實是將領把士兵當作了自己的私人武裝,只要破解掉這一層關係,那便沒有問題了!”
柯崇雲忙問道:“如何破解?”
柯鎮惡笑道:“我有兩個法子,你自己斟酌,第一便是輪戍、第二是全民皆兵。”
柯崇雲皺眉沉思,片刻後,才道:“輪戍我大致能理解,無非多耗一些錢糧,但全民皆兵我卻想不明白,如今中原加上關中百姓估計超過六百萬戶,每戶一丁,豈不是要六百萬大軍?”
柯鎮惡道:“全民皆兵不是讓大家都當兵,而是讓百姓知道,大家都有當兵的義務,至於能否當兵還要經過篩選,每年從適齡的丁戶中徵召一定數量計程車兵,集中訓練後下放的各軍當中,服役兩年後便算完成兵役,可以退伍,返回原籍,從此便不用再服兵役,其中優秀的可以留在軍中,改為募兵,擔任軍官,如此將領和士兵之間便不會形成完全的依附關係,再加上輪戍的方法,便可以最大限度的限制住藩鎮的形成。”
古代軍隊的招募一般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徵兵制,朝廷直接強制性全國徵發士卒,譬如戰國十七,動輒舉國之力,百萬大軍,其實原本都是農民,要打戰了,直接召集起來。
但是到後來,百姓人口數量增加,再這麼來就不現實了,於是徵兵物件就需要有所選擇,比如河東良家子、丹陽兵等等,於是漸漸的軍戶制就形成了,隋唐府兵制,明朝的衛所制,都屬於此列。相比於徵兵,軍戶制計程車兵更加專業,但是問題也多,給將領的自由度大了,就會割據,限制多了,內部的腐敗便會滋生。
於是宋朝便發明了募兵制,這種兵制其實是後世普遍採用的一種制度,但在宋朝算是初創,問題很多,第一費錢,第二戰鬥力不行。宋朝為了維持軍隊,一方面大力發展工商業,貧富分化嚴重;另一方面又在兵員上下手,將失地的流民、災民以相對少的軍餉招募為兵。這些人要麼是沒有生存能力的老弱,要麼是混混,戰力和紀律極差,名聲地位也低,軍隊沒有戰鬥力那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而柯鎮惡所提的法子,則是他生活的年代所採用的混合性的兵制。
義務兵類似於徵兵,是從所有的百姓中挑選,到了年限自動退伍,就不用當心士兵被某些將領當作私兵。而且這些精心挑選計程車兵,在戰鬥力和紀律上也不是宋朝募兵可比。而義務兵階段,軍費的消耗,也能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而由義務兵服役期滿之後轉化為的職業募兵,雖然開支還是很大,但是都是精心篩選出來的職業士兵,戰鬥素養更強,花費大一些也可以接受。
柯崇雲眼前一亮,喜道:“如此一來,兵將分離,倒是不用擔心割據了,只是錢糧的消耗又要增加了!”
柯鎮惡笑道:“那便要靠你好好治理國家了!”
柯崇雲忙道:“還需要爹爹相助,不如爹爹來當這第一任大將軍如何?”
柯鎮惡搖頭道:“我只善長特種作戰,幾十萬的軍隊,我是管理不來的,只能出出主意,真要我幫忙,我或許可以幫你釐定新法。”
這話自然不是謙虛,他前世參軍善長的也是特種作戰,青海的一萬騎兵,經過他的訓練,也只是個人素質和紀律性尚可,其中精銳在幾十人的小規模戰鬥中很是出彩,但千人以上的大規模戰鬥,就相對平庸了。
而冷兵器時代的戰爭,特種作戰所能發揮出來的作用並不顯著。
柯崇雲道:“那便替孩兒執掌大理寺。”
柯鎮惡擺擺手:“幫你草擬新法大綱就好,其他你自己找人根據實際情況補全,司法體系我也可以幫你參謀一番,至於執掌,那就免了,等你坐穩了江山,我跟你娘給你當個御使,遊歷天下,遇到貪官汙吏,便提來,丟到金鑾殿上!”
見兒子還要再說什麼,柯鎮惡又轉移話題道:“倒忘了問你,國號定下來了沒有?”
柯崇雲本來還想說讓柯鎮惡擔任御使中丞之類的話,聞言便沒有再提,答道:“從華山歸來之後,孩兒與一眾飽學之士商討,有人說華山乃華夏起源,既然爹你華山論劍天下第一,不如國號便取一個‘華’字,孩兒覺得不錯,如無其他更好的,便就是這個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