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塵埃落定(第2/3頁)
章節報錯
柯鎮惡夫妻向來和睦,大事柯鎮惡定調子,具體籌謀執行都是馮蘅來辦,但在這一件事情上,夫妻二人卻是絲毫不讓,大有一言不合就開吵的意思。
韓小瑩見狀忙走到二人中間,圓場道:“這有什麼好爭的,反正時間還早,就算要定下來也要等先回了中原再說!”
韓寶駒也道:“不錯,說不定就有更合適的呢!”
張阿生也道:“大哥,我覺得小瑩說得對!”
柯鎮惡雖然已經下了決心,要打發兒子出去磨練,但也知道此時時間還早,不必急於定下,以後慢慢勸說就好,於是衝著張阿生笑罵道:“在你眼裡,小瑩什麼時候說得不對了!此事等回到山上再說吧!”
馮蘅見柯鎮惡鬆口,也不再劍拔弩張,心道,反正有的是時間,我難道還挑不出更好的人手麼,於是便道:“那就再說,咱們繼續講一講後面的計劃。”
於是六人繼續討論起接下來的安排。
哲別肯定是要留在青海領兵的,不但要領兵,還要整合青海境內十餘支大小部落。
青海湖及周邊雖然有牧場,但是與蒙古大草原畢竟不同,因為雪山融化積雪形成的一道道河流山谷將其分割開來,所以各個部落本身都比較隔絕,除非活不下去,一般不會出現草原上那般大規模吞併統一的情況。
但馮蘅要哲別帶著自己的勢力歸附扎木合,卻不得不將這些部落整合起來,象徵性的發動一些戰鬥,否則難以取信扎木合。
好在這幾年,馮蘅已經透過商貿,與境內各個部落都有交流,當下選則了兩家最大的部落,作為攻伐的物件,等拿下他們,再以商路的利益為誘餌,招撫其他小部落,讓他們派出青壯,加入哲別的手下,把吹噓出來的勢力坐實。
張阿生與韓小瑩也同樣留在青海,不過卻是作鎮西寧。
之前因為考慮到西夏的態度,以及白駝山舊部的關係,馮蘅並沒有入主西寧,而是在城外守著要道,保證商路通暢,但既然西夏已經派出了大軍攻打,即便是脅迫的,馮蘅也沒必要再維持表面的和諧了。
等明日柯鎮惡押送博爾術返回西寧城,便帶兵一起順便將西夏人趕出西寧,等後續其他關口撤回的重甲兵全都集結起來,便將全部一千五百人的重甲步兵放到西寧城駐守,由張阿生當城主統率,韓小瑩以及餘廣旭餘兆興等七八個七俠派弟子一起幫襯著,處理商務以及民政事務。
七俠派從小重視數學,科學課程中也包含了不少農耕之類的知識,回頭返回七俠山,再派遣一些對這一方面比較善長的弟子過來,應該沒什麼大問題。
畢竟西北之地,人心沒有江南那邊複雜,七俠派的弟子雖然年輕一些,但勉強還能夠應對。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七俠派建派也才十餘年,底蘊還是略顯不足,暫時也只能指望這些童工了。
重甲步兵駐守西寧,一千重甲騎兵則分出一半,向東三百里,在湟水與黃河的交界處駐紮,擺出隨時可以威脅蘭州城的姿態。
西夏的騎兵部隊幾乎在野戰中被蒙古騎兵消滅,短時間難以恢復建制,有這五百鐵騎完全可以威懾,就算有意外,也可飛速撤離,返回西寧。
這一支騎兵,馮蘅建議由郭靖統帥,郭靖武功不低,天上又有一對白雕做眼睛,機動性完全不虛,又有楊念慈在旁查漏補缺,足以勝任。
不過眼下兩人還在陪著柯蓉兒在黃土高原上養傷,一時還回不來。
不過之前楊念慈便已經派白雕過來送信,說柯蓉兒傷勢已經大好,很快便能夠返回西寧,
白雕送信可比飛鴿傳書可靠得多,一來白雕速度更快,智力更高,不會丟件,也不會因為距離太遠而迷路;二來白雕負重更大,直接帶二三十斤的信件也不虛,不像信鴿,每次只能傳達幾十個字。
唯一不足的是,白雕認主,目前只聽從郭靖和楊念慈兩人的命令。
眾人將計劃議定,這才各自回去準備。
第二天一早,柯鎮惡便親自押著博爾術,返回西寧勸降。
哲別則帶著三千輕騎,與韓伯駒率領的五百重騎一同來到西寧城下。
柯鎮惡藝高人膽大,直接陪著博爾術進城。
一千餘蒙古騎兵見到自己的統帥平安歸來喜不自勝,他們不認識柯鎮惡,見他與博爾術一起過來,也不敢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