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水匪(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個漁村名叫餘家坳。
大約半個月前,一戶漁民在捕魚時撈到一條二十多斤的大草魚,因為半死不活,賣不上價,便自己殺了,準備醃製起來,留著過年。
這個漁民便是餘廣旭的大伯,餘廣旭便是被柯鎮惡救下的那個七八歲大的孩童。
他的大伯破開魚腹,卻不想從魚肚子裡剖出一顆鴿子蛋大小的珍珠。
魚肚子裡自然不會長珍珠,顯然是這草魚巧合之下吞進肚子裡的。
餘廣旭的大伯也沒想那麼多,只當發了筆橫財,歡歡喜喜的將珍珠拿到二十里外的壽春城內售賣了。
沒過幾日,附近便傳出來一段流言。
說是去年金軍退兵的時候搜刮了十幾船金銀珠寶,因為走得匆忙,其中一箱落在了瓦埠湖中,被餘家坳的漁民餘萬福撈出來了。
然後便隔三岔五有人上門打探情況。
餘萬福自然否認,只說是魚腹裡挖出來的,別人信不信,他就無能為力了。
然後便是今日凌晨,天還未亮,一夥水匪乘小船,偷襲了漁村,差不多二三十人,挨家挨戶將人驅趕出來,詢問財寶的訊息,得不到結果,便怒而殺人。
村裡有人想起流言,為了活命,便帶著水匪聚到了餘萬福的家裡。
這也是為什麼餘萬福家院內會多出四五具屍體的原因。
顯然,帶路黨的帶路行為並沒有給自己帶來生還的希望。
餘廣旭的父親十分機警,聽到動靜,知道不妙,便將餘廣旭藏到了破漁船那塊鬆動的船板下面,誰想自己卻露了行蹤。
為了保護兒子,便在船頭跟水匪打了一架,最後死在了船頭上,用自己的身體,掩蓋住船板損壞的痕跡,保住了自己兒子一命。
餘廣旭聽從自己父親的話,躲在下面不敢發出一點動靜,自然也認不出劫匪是什麼人。
至於消失的兆興哥,大名叫做餘兆興,是餘萬福的大兒子,今年十歲。
根據餘廣旭所言,昨晚的時候,他還在家中。
現在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柯鎮惡猜測,多半是被水匪抓走,拷問線索去了。
除了以上這些,柯鎮惡便再沒有了任何線索,畢竟他趕到時,距離水匪撤離已經過了一個多時辰,他們走水路,柯鎮惡根本無法追蹤。
中原不是地廣人稀的吐蕃或蒙古草原,發生這樣的慘案,柯鎮惡覺得還是通知一下官府的好,順便也能根據官府的情報,找到水匪的線索。
於是他抱著餘廣旭,手裡還拿著一件屬於餘兆興的髒衣服,直奔向最近的壽春城,很快便找到縣尉,將餘家坳的慘事告知。
那縣尉聞聽此事,連忙帶著衙役趕到了現場。
見到餘家坳的慘狀,不由捶胸頓足,大罵匪盜猖獗。
柯鎮惡便問他身為縣尉為何不剿匪。
這縣尉已經問過柯鎮惡姓名,手下有訊息靈通的捕快聽說叫柯鎮惡,又是瞎子,頓時想到了他的身份,已經悄悄告知了縣尉。
縣尉可不敢招惹這個新晉的伯爵,一邊乖乖認錯,一邊大吐苦水,道:“爵爺有所不知,前次北伐,淮河一線飽經摧殘,潰散的宋金官兵便在這一帶結寨為亂,下官雖剿撫並用,但奈何賊人實在太多,其中不乏如爵爺這般的武林高手,幾次下來,衙門內損兵折將,如今人手實在不足啊!”
柯鎮惡懶得管他有什麼難處,直言道:“那些有高手坐鎮的,兇名赫赫的水匪勢力都有哪些,你找人給我帶路,這次我幫你一把,希望你的治下,別再出現這般惡事。”
縣尉聞言露出驚喜之色,忙將那位認出柯鎮惡身份的捕快推了出來,道:“鐵捕頭經驗豐富,便讓他帶領兩隊捕快,給爵爺引路!”
柯鎮惡自不反對。
鐵捕快調來五艘漁船,帶著二十名捕快,順著瓦埠河,直往瓦埠湖水域行去。
瓦埠湖由瓦埠河與淮河相連,整體上看,像是一條大蜈蚣,南北長一百餘里,兩岸參差,湖中不少野灘,兩岸蘆葦叢生,極容易隱匿行跡,是最容易滋生水匪的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