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明教投金(第1/2頁)
章節報錯
全金髮接連輕鬆擊敗兩大護法,看似不過是玩鬧一般的小插曲,但是看在明教中人眼中卻絕不簡單。
楊安兒大笑一聲,稱讚全金髮武藝高超,又帶著中人敬了一碗酒,此事便算揭過。
接下來的時間,大夥兒談天說地,從奇聞軼事,到天下大事,東拉西扯,一直到酒宴結束,楊安兒也沒在提邀請全金髮加入明教成為光明右使之事。
他先前之所以以右使之位相邀,一來是為了表示感謝二來也是希望提拔一個能夠服眾的年輕人,平衡一下老教主留下來的實力。
三年不設右使,便是因為年輕一輩中還沒有人有這個威望和功勞,全金髮設計救出了兩千餘教眾,這份功勞,去哪裡都沒人敢說什麼不是。
再加上有楊妙真這層光系在,楊安兒覺得,將他扶上右使的寶座,自己這教主的實權能夠更增三分。
只是,如今親眼見到了全金髮的武功,楊安兒便打消了這個想法。
他自問以自己的武功,打敗姚貴與沈七兩人也十分輕鬆,但絕對做不到如全金髮這般,嬉笑間將二人玩弄於鼓掌之中的地步。
再加上幾日前,全金髮在戰陣中的表現,此刻楊安兒心中的警惕卻是大過了愛才之心。
他要的是能幫住自己鞏固權力的幫手,而不是一個能威脅到自己地位的對手,所以右使之事,就當從未說過。
全金髮本也沒想過要加入什麼教派,對此倒也毫不在意。
他在山上又呆了幾日,之後明教眾人離開了沂蒙山,分散到山東各地,又開始了他們的造反大業。
全金髮憑藉著計算上的天賦,跟隨著楊妙真,成為了她的狗頭軍師,在他的幫助下,楊妙真的麾下人手越發顯得正規起來。
明教的教義崇尚光明、為善除惡、憐憫世人。盛世之時蟄伏不顯,遇到亂世,便迅速壯大,揭竿而起。
但一群江湖草莽桀驁不馴,對於蠱惑人心之術倒還精熟,但行軍打仗之類就缺了點見識,對如統籌糧草,排兵佈陣之事雖不至於一竅不通,但也好不到哪裡去。
楊妙真想過要將手下按照不同的能力劃分為五行,以發揮出手下們各自的能力,這其實是後世五星旗的雛形。
全金髮知道了她這想法後,便將武穆遺書中的火攻水攻、兵刃器械操練、以及勘探地形挖掘工事之類的法門稍作整理,漸漸將這隸屬於聖女之下的五行旗的框架搭建了起來。
而他也理所應當的成為了五行旗的第一任總教頭。
他一改江湖上武力為尊的規矩,按照對應的實際才幹為標準,提拔了五位能力出眾的明教弟子,充任五行旗的掌旗使,使得五行旗迅速形成了戰力。
在接下來一年多時間裡,明教弟子在山東境內四處開花,發動起義,便是以五行旗的戰績最強,發展最快。
而這一年的時間裡,全金髮與楊妙真的關係也明顯有了很大變化,兩人彼此之間的好感與日俱增,只是其中總還隔了那麼一層。
隨著明教叛亂規模越來越大,金國的山東路安撫使也加大了平叛的力度。
全金髮雖然幫助楊妙真組建了五行旗,但畢竟時間還短,總人數也不過三千人,面對僕散安貞的十萬大軍,也是敗多勝少。
五行旗尚且如此,就別說明教麾下其他的烏合之眾們了。
僕散安貞一邊打壓,一邊拉攏招降,數月之間,明教高層便已經頂不住壓力,接受招安的議論漸漸在教中傳開。
全金髮之所以願意留在明教,一方面是為了楊妙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明教之人戮力抗金。
聽聞明教竟然有接受招安的想法,登時便提出了反對的聲音。
他雖然沒當上光明右使,也不像十八護法那般擁有巡查天下的權力,但他一手組建的五行旗卻是明教此時最強大的力量,他的建議,也讓一眾明教的高層不得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