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五不知緣由,只聽韓寶駒的話,便道:“沒了姓郭的,還有姓李的,姓趙的,韓五爺想殺也是殺不完的,況且那些當官的,個個人前道貌岸然,若不是事發,誰知道他骨子裡是黑是白!”

柯鎮惡點頭道:“不錯,人心不可測,靠殺一兩個狗官,並沒有什麼用,根子還是出在朝堂!哎,對了,宿州兵敗之後呢?”

方五道:“郭倬出賣大將,以為能夠換得一線生機,卻不知道,金人兵力本就不足,只怕宋軍拼死一搏,田俊邁一死,宋軍軍心渙散,金人故意放開了缺口,郭倬倉皇而逃,金人順勢掩殺,這一路大軍六萬餘將士,全軍覆沒。金人順勢反攻,一舉將泗州重新奪回,接著攻入楚州,連下十餘城!”

“金國的統兵元帥僕散揆見到宋軍戰力如此孱弱,直接帶領十萬大軍,分九路度過淮水,直逼長江。好在畢再遇將軍是個厲害的,組織人手,在六合一場大戰,燒了他們的糧草,讓他們不得不退回楚州。”

“本來戰事到這裡便陷入了僵持,誰料柯大俠大展神威,幫西路大軍開啟了局面,佔據了關中。金人見情勢危急,居然不管不顧,又加緊了攻勢,派兩路大軍圍困襄陽,餘下七路大軍四處劫掠江北各城,畢再遇將軍獨木難支,雖然連戰連捷,但江北形勢還是越來越差了!”

柯鎮惡想起離開關中時,李好義的分析,點頭道:“金人這是要孤注一擲逼迫宋廷議和!”

方五抬頭看著柯鎮惡,豎起大拇指道:“柯大俠好見識,不錯,我丐幫弟子也探聽到了這個訊息,據說韓侂冑見戰局糜爛已經派出了使著議和,不過金人提出要以韓侂冑的人頭來換金人退兵,韓侂冑是什麼人,哪裡會同意?”

柯鎮惡道:“這個訊息我們倒是不知道,之前在關中,只聽說韓侂冑催促關中加緊出兵斷金人後路!”

方五道:“就怕韓侂冑變成另一個田俊邁!這個人雖然名聲不太好,但到底是名門之後,有些骨氣,要是他也死了,這宋人的朝廷怕就真的坐不穩了!”

全金髮道:“前有嶽王爺,後有田俊邁,宋廷從皇帝到大臣向來都是會做生意的,只怕韓侂冑也難逃這個下場!”

柯鎮惡嘆了口氣,轉而問到正題:“宋廷就是這個德行了,不知這金人的統帥僕散揆又是什麼樣的人,居然不管自己的後路,逼宋廷議和,若是宋廷挺過一年半載,他就不怕老家被掏了麼?”

方五道:“說起這個僕散揆,倒也是個厲害角色,三十年前,便以一手飛鷹散手聲震遼東,得到完顏雍的看重,招為女婿,從此扶搖直上,其人不但武藝高超,還極有謀略。十年前便坐鎮開封,修築防禦攻勢,抵擋漠北各部襲擾,去年又被任宣撫河南軍民使,幾乎是將中原軍政大權一手握於掌中。”

柯鎮惡又問道:“這麼厲害的人物,難道不會被金庭猜忌麼?”

方五道:“猜忌什麼?黃河這兩年大水連連,中原之地叛亂四起,政局早就糜爛,除了僕散揆誰能收拾得了。況且金庭可不像南邊姓趙的,崇文抑武,防備自己的將軍如防賊寇。”

柯鎮惡點頭道:“姓趙的皇位是怎麼來的,他們自己心裡自然清楚,自然處處提防,哎,不提也罷。那僕散揆今年怕也有五六十歲了吧,不知一身的功夫還剩下幾分?”

方五笑了笑道:“莫非柯大俠要再行關中壯舉,刺殺此人?”

柯鎮惡聞言點頭道:“反正順路,要是機會合適,順手殺了也就是了,咱們練武的可管不了朝堂爭鬥,也就這點身手,還能出出力!”

方五笑道:“不瞞您說,這些日子來,想刺殺僕散揆的義士大有人在,不過卻沒有一個能夠成功的,你道為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