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

金剛門後院的圍牆,一個黑色的身影靜立其上,與夜色融為一體,無人察覺。

柯鎮惡已經在那裡站了一個時辰,此時已近子時,最近的方丈禪房裡,終於息了燈火。

如今柯鎮惡的心眼正常狀態下,可以覆蓋方圓六丈有餘,若有心探查,最遠可看到十丈之外。

而面前的禪房,和周圍七八間僧舍都在他的觀察範圍之內。

自從白天從這裡離開之後,他和兄弟們都發現了其中不妥的地方,所以走了十幾裡地之後,他們便停了下來,待太陽落山之後,五人便又偷偷往回走。

到了山腳時,柯鎮惡留下四人在此接應,他則頂著夜色,摸進了山門。

白天之時,他們並沒有多呆,只在大殿中說了會兒話,便告辭離開,此刻再次進入,他小心翼翼,將山門內的大小房間都透過心眼搜尋了一遍。

這一看之下,問題就更多了。

首先是佈局。這山門雖然是建在山上,但佈局和少林寺的佈局風格極為相似,大殿且不說,後院的禪房,通鋪,練功場地,乃至金剛頭陀現在住的這間方丈屋舍,都與少林寺的規制十分一致。

其次是人員。這山門內建設的雖然頗有禪意,空氣中還隱約有殘留的檀香,但寺中出了金剛頭陀這個半吊子佛門修行者外,竟都是俗家弟子,且多是吐蕃原住民。

從人數上看也不太對,看此山門的建設規制,起碼能夠住下六七十號人,但此時卻只住了不到二十人。問題是,以柯鎮惡的觀察,這山門中的空房間三天前肯定是有人住的。

最奇怪的是,這些人明明都不是正經和尚的打扮,但西邊的雜物間內卻亂七八糟堆了三四十套中土僧侶的衣袍。看起來倒像是原來住著的僧人一夜之間被鳩佔鵲巢,倉促之下,連衣服物品都沒來得及收拾帶走。

察覺了這些之後,柯鎮惡不禁猜想,難道這裡原本是西域少林建造的山門,後來被金剛門的人給搶了麼?

這個猜想一時間讓他有些難以接受,因為他隱隱覺得,若真是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恐怕和自己脫不開關係。

等到夜深人靜,那些弟子都各自休息之後,柯鎮惡便停在方丈禪室外的圍牆上,觀察著金剛頭陀的舉動。

方丈禪室,內部只有方丈大小,四四方方,有床,蒲團,衣櫃和一套桌椅。

看上去簡陋無比,跟當初在少室山上,心悟方丈的禪室大同小異。

桌上擺著著十幾本書冊,高低擺成了三份,左手邊有十一冊,最上面一本上,書名為《金剛般若掌》,右手邊只有三本,最上面一本寫著《般若禪掌》,從書名上看,這兩門功夫大抵不是有什麼傳承,便是同一種功夫。

中間只一本書,那是金剛頭陀方才看的。

至於書名,柯鎮惡非常熟悉,也正是他這些日子勤學苦練的,名為《龍象般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