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金髮笑道:“卓袞大師是看中了我五哥的光頭了吧,哈哈!不瞞你說,我五哥在江南的確有個笑彌陀的雅號!”

張阿生道:“我這頭髮是練功掉的,我也一直很苦惱!”

其實柯鎮惡六人中的確有一個和尚,那就是慧遠,不過慧遠雖是和尚,但卻兩個月沒有清理過頭皮,如今倒有一頭蓬鬆短髮,而張阿生卻因為功夫的原因,毛囊閉鎖,一根頭髮都沒有了。

卓袞道:“我知道,張施主該是練了一門不錯的硬功,不過這功夫對身體損傷頗大,等到四五十歲後,年老體衰,或有氣血攻心,暴斃之患!”

張阿生聞言倒不怎麼在意,笑呵呵道:“四五十歲也差不多了,還有二三十歲好活……”

卓袞道:“現在我更相信施主的佛緣了!”

張阿生可以不在乎生死,柯鎮惡可不能不在乎,重生之後,他最操心的其實就是這個弟弟,聽到卓袞的話,便問道:“不知卓袞大師可有辦法消解此患!”

卓袞面露微笑,頗有寶相莊嚴之感,自通道:“這不過只是一個小小的隱患而已,我金剛宗中正有一法,適合施主,以施主的資質,只需精修三五年,定然能夠消弭所有隱患,還有莫大好處!”

柯鎮惡忙問道:“是什麼法子?”

卓袞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張阿生。

張阿生本就是一副怎麼都行的性子,看大哥那麼在意,便也問道:“請大師指點!”

卓袞點了點頭道:“好,既然大家都吃好了,那貧僧就帶大家四處轉轉,解決施主隱患的方法,就在寺中,咱們就第一個去那裡吧!”

說完,他便起身,引導著六人,朝著外面走去,很快便穿過轉經迴廊,來到了神殿前的廣場。

卓袞指著廣場的西邊,道:“方法便在那裡!”

張阿生順著他所指,看向那邊,便看到三座佛殿依山而建,山坡不高,大約三十餘丈,最下面一座殿建在山腳,殿門洞開,常有僧人進出,第二座大殿建在山腰上,殿門虛掩,門口有兩名僧人守衛,第三座大殿建在山頂,殿門緊閉,大殿頂上有一個巨大的轉經筒,四周掛著風鈴,隨著清風,叮鈴作響。

而在第一層佛殿的前方,並排立著四個石雕的經筒,一人來高,周圍有不少人對著那四個轉經筒看著,還有人在經筒附近的廣場上做著形態各異的動作。

那些人有僧有俗,很多都是附近的居民或者遠來的信徒。

張阿生沒看出什麼門道,便直接問道:“我可看不明白,那些人是在練功嗎?這姿勢倒是怪異!”

卓袞笑道:“不錯,他們是在練功,各位上前一觀便知,請跟貧僧過來。”

七人穿過廣場,直接停在了一個經筒面前。

有僧人看到卓袞,便紛紛恭敬地行禮,口稱:“卓袞上師!”

上師乃是極為尊崇地稱呼,能被成為上師的人,必定在某些方面有不俗的造詣,而通常這樣的人都是佛法精深的老僧。

卓袞看上去只不過二十歲剛出頭,又有何德何能被稱為上師?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