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認親宴,請的是至味樓的主廚,這個規格絕對不差了。

有著至味樓主廚的手藝,加上那難得一見的食材,不說別的,光今兒的席面,就絕對讓人滿意。

待到李行簡和那姑娘家族的家主,還有他父母到時,龍爹美娘極給面子的,讓扶蘇親迎了出去。

倒不是他們不樂意親自去迎,但,美娘文聖的地位,很多事情,不能輕行。

如今即便是大夏皇帝,也沒有讓她一個文聖親迎的資格。正式場命,這些禮物之事,還是要注意的。

其實那姑娘家族的族長和父母,受到文聖家的請貼時,也是有些懵逼的。

他們家是世家不錯,在朝中也有著絕對的地位,但真和文聖家族扯不上關係。知道知府大人與晏家相熟,與李行簡同行時,不免要打聽一下。

李行簡事先得過透露,自然知道是怎麼回事,便族長夫妻和那姑娘的父母面前,把文聖認義子一事,說了一通,又把李寄奴誇了一通,道是文聖夫妻,並其親生五子,對這位義子十分認可,可不是普通的義子,而是正經上了族譜的。

這倒也沒撒謊,李寄奴一聽說晏家竟然願意讓他入族譜,只看他自己願不願意,當即便紅了眼,世間認義親的人不少,可能入族譜的,少之又少,只有放了族譜,這才是真正的有了根腳,有了家族。

寄奴豈有不願意的?義父線和弟弟妹妹,無人提起讓他改姓之事,雖說以義父母如今的地位,可能不介意此事,然而既入族譜,他若連姓都不願意改,豈不是打義父母的臉面?

待到行認親禮時,寄奴當即請始皇和公玉明溪賜名。

對他願意改姓之事,始皇倒是滿意。沉吟一番後,賜名靈蓁,表字穠華,小名寄奴。

始皇竟賜他一蓁字,讓眾人都有些意外。

扶蘇行靈名蔚,字扶蘇,其名其字,和寄奴的名和表字,意義相等,足見對寄奴這個義子的重視和期望。

大家看寄奴的眼光,都不一樣了。

即便是寄奴不精詩書,但又不是不讀書,只看扶蘇的名和字,便知道義父所賜之名於他的義意,拜禮之上得這一名字,差點把頭都磕破了。

總之那位姑娘的族長和她的父母,在李行簡透露了文聖家楊結親的意思,又見到這位準女婿有多得晏氏看重後,心裡已經樂意了五分。

差的那一半,是因為這家人既能容許閨女拖到現在不嫁人,也是個真疼閨女的。那一半怎麼願意,還得要看晏氏求親的誠意才行。

至於這位準女婿的為人,人家早在自家姑娘看上小夥子後,就已經做了詳細的調查。

長相品效能力,那是真沒問題。

但,以前門第不配不說,李寄奴只是個受僱的掌櫃,非但身無功名,甚至都不是讀書人,有這兩點,但凡對自家姑娘真心疼愛的,都沒辦法同意這樣的親事。

如今卻不一樣了。正經入了族譜的文聖義子,為文聖家打理家業的,足以配得上他們家的女兒!

見那姑娘的家人看寄奴的眼神透著滿意,兄妹幾個,便知道義兄的親事,八九不離十了,都很為他開心。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