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之濱,可見汪洋蔚藍;

高山之巔,可觀雲海縹緲;

大道之上,可看江山如畫;

齊國,稷下學宮;

“老師,昨夜我做了一個夢。”

雲海之中,荀子與韓非師徒對坐於高山之巔,一身紫衣的韓國公子非,望著眼前白髮蒼蒼、仙風道骨的恩師,恭敬地道。

“哦?”

荀子的聲音有著說不出的滄桑與沙啞,淡淡問道:“什麼樣的夢啊?”

韓非聞言,眉頭一皺,遲疑道:“醒來時,我已經忘記了夢裡的內容,只是發現枕上淚痕猶然未乾。”

荀子屈膝而跪坐與古松之下,雙眼未曾睜開,繼續問道:“是悲傷的夢嗎?”

“也許吧。”

韓非臉上流露出若有所思之色,目光平靜的道:“我並不知道那是傷心的淚水,還是來自領悟的喜悅。”

荀子依舊閉著雙眼,微微點頭道:“嗯,你又多了一層體會,不錯。”

韓非遲疑了下,繼續道:“而且,我發現自己最近似乎一直在重複做這樣一個夢。”

“如果你已經忘記了夢裡的內容,為什麼會認為是不斷重複的夢呢?”

韓非聞言,英俊的面容上,露出困惑之色,回答道:“因為、在夢裡始終都有一首歌,縈繞在我的心頭。”

荀子淡淡道:“什麼樣的歌?”

“非法形容的美麗,”韓非說完,又頓了一下,繼續道:“又似乎很傷感。”

“很遙遠,又似乎很熟悉。”

荀子又問道:“你,有什麼感受?”

韓非平靜如湖面的眼眸中,閃過一抹困惑與不捨:“聽到這首歌,彷彿我的心就變得透徹,想清楚了很多事情。”

荀子聞言,終於睜開了雙眼,深邃的眼瞳看著眼前最喜愛的弟子,淡淡道:“所以,你是來告別的?”

“我感受到了一種召喚,也許,我該出發了。”

.............

“下官李斯拜見太白君。”

咸陽城,留香閣內,趙艾望著眼前的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目光帶著幾分審視:“李斯大人不必客氣,說起來,你我也不是初見了,不必這麼客套。”

說著,便用手向對面的座位示意了一下,待李斯坐下之後,方才親自為其倒了一杯酒,笑問道:“李斯大人當初在稷下學宮時便已才名遠揚,本君亦是久仰。”

說著,執起酒杯拱了拱手,隨後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笑道:“本君知道,李斯大人有相佐之才,同樣也有大志,只可惜啊,大秦的相邦是呂不韋。”

李斯同樣舉杯飲酒,聽問趙艾話中深意,當下道:“呂相文韜武略,四海皆服,於大秦而言,更是功勳卓著,不知太白君這可惜二字,從何而來?”

趙艾唇角微微揚了一下,輕笑道:“自然是為李斯大人這樣的大才而可惜。”

“話說回來,據說稷下學宮之內,大才雲集,其中又以李斯大人和韓國的公子非名氣最大,才華更盛。李斯大人來到秦國,那位傳說中的韓非公子呢?”

“餘曾居於新鄭數月,聽說一直在學未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