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月韻樓後,趙艾沿著青石小道,一路循著那空靈清澈的琴音,越過小橋流水,穿過曲徑通幽,踩著佈滿風雨滄桑的青石,終至一片竹林。

滿目竹林青翠,似少女的嬌軀般婀娜多姿,隨著清風微微搖曳,竹影婆娑,伴著風聲“颯颯”作響。

此時正值夏季,烈日當頭,天氣格外炎熱,然而這片竹林卻格外清幽,剛走進去,便覺一股涼意襲遍全身。

透過影影錯錯的翠林,可見兩間竹舍隱約其中,竹屋前的平臺上,隱約可見有一嬌小倩影靜坐。

趙艾曾經獲得過古箏技藝傳承,於此一道雖然說不上絕世琴師,但也算箇中高手,他平日裡在秦國也多有彈奏,聊賦閒情,附庸風雅一番。

因為他彈奏的大多為現代的曲子,蜜桃太后頗為喜愛,經常纏著他為其彈奏,尤其是那首後世流傳甚廣的《女兒情》。

此曲曲調悽美,處處皆顯深情,蜜桃初聞,簡直如擊心絃,當場淚流不止,此後便經常央求他彈奏。

趙艾平日裡放蕩不羈,玩世不恭,一心尋歡作樂,可謂風流多情,甚至沉迷酒色,但那只是再世為人之後的自我放縱罷了。

經歷了被背叛與死亡的人,大多都會深刻體會到那句“是非成敗轉成空”的深意。

再世為人,大多都會覺得一些名利權財等外物,皆為虛妄,人生苦短,及時行樂才是真理。

所以他才會對權利富貴如此看淡,才會醉心風月,追求人間極樂。

但骨子裡,他的本性從未變過,比如他會為那些流民的悲慘而悶悶不樂,會力所能及的幫助貧苦難民,這是他本性的善良;

比如儘管重活一世,十分惜命,千方百計只為好好活著,但面對死亡的威脅時,卻依舊選擇與蜜桃同生共死,這是他本性中的重情義,至情至性。

比如即便嬌妻美妾,已然初具規模,又衣食無憂,夜夜笙歌,本是幸福的事情,他卻依舊時常抑鬱,心情低落,會附庸風雅一番,閒情偶寄,感慨時光飛逝,世事無常。

及時行樂,往往會給人以虛度人生的感覺,他經常會想做些什麼,這是他本性中的理想主義與文青本質。

他骨子裡,還是那個文藝青年。

就比如現在,原本他來見弄玉,就是為了泡妞,為了追這美眉擴充後宮的,哪怕自己將要佔有她的胡夫人,他依舊對弄玉有那種想法。

但結果此時,在青翠的竹林內,幽美的意境裡,空靈的琴音中,他的心忽然靜了下來,也淨了下來,再也生不起絲毫褻瀆。

他不忍破壞這份古風的唯美。

竹林,琴音,美人,撫琴,這些元素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不正是前世作為文藝青年的他,夢中曾出現過的情景嗎?

趙艾的腳步漸漸緩了下來,面露猶豫之色,只看看不進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