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觀察的繼續,羅賓從這份銘刻在黃金柱上的古代文字中看出了更多的資訊。

“這份筆記很……匆忙。”

正如之前所說,只有當一個人對於一種文字格外熟悉的時候,才能真正地讀懂其中的資訊。

只懂得看文字形狀的人,算不得精通一門語言。

有些東西,例如情感或是書寫時的想法,只看形狀是認不出來的。

羅賓繼續緩緩說道:

“寫這段文字的人似乎很急切……甚至可以說有些急躁,那感覺就像是……”

她思索片刻,似乎在尋找合適的形容詞。

一旁的克洛克達爾見狀補充道:“感覺像是在自暴自棄?”

克洛克達爾不懂古代文字,他是根據這句話的語義推測出來的。

在八百年前的香多拉中,一位傾盡畢生之力研究古代文字的學者,最終發現了什麼,或者遭遇了什麼敵人,寫下了這樣的一段話。

他認為自己毫無反抗之力,在巨大的實力差距面前,甚至覺得自己驕傲了一輩子的東西一無是處!

這是何等的絕望?

讓一位學者否認自己學術,無異於否認自己的“一切”。

例如曾經的考古學家之島奧哈拉,即便遭遇海軍的炮火,那些考古學家們依舊為自己腦中的學術而驕傲不已。

他們從未說過“早知道就不研究古代文字了,不然現在也不會死”這樣沒出息的話。

探知真相——永遠不會是錯誤的。

面對毀滅性的屠魔令尚且如此,又有什麼樣的可怕敵人,能讓一位考古學家否認自己的一切呢?

羅賓和克洛克達爾的目光不禁轉向了不遠處的海樓石通道。

在那裡,或許有他們想要的答案。

當然,這份答案的意義對於兩人來說是不同的。

羅賓更想完成奧哈拉的遺志,探究歷史的真相。

而克洛克達爾則更在意那位絕望的考古學家究竟遭遇了怎樣的敵人。

他向來是一個謹慎的野心家。

任何可能威脅他目的的因素,都要被考慮在內。

……

一旁,羅文看出了兩人的心思,但並沒有急著動身。

他轉頭對一旁的山迪亞民族士兵們吩咐道:

“讓人儘快在香多拉的遺蹟中搜尋一下,不要放過任何一個角落,注意類似於這種形狀的文字,就連劃痕也要標記出來。”

“是!”

山迪亞士兵點頭答應,而後轉頭去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