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立體陣線(第1/3頁)
章節報錯
“上天?”
聽到了這個回答,克洛克達爾皺了皺眉,有些不明所以。
他以旁聽的方式參與了部分四海聯盟的會議,因此對大致的行動方針有所瞭解,所以才會更加疑惑。
羅文曾親口說過,在建立四海聯盟的初期階段,必須要在“非武力”層面儘快打破世界政府的壟斷,建立起固定的航線,讓各地的聯絡更為緊密。
此次磁鼓島之行,目的便是如此。
眾人成功地在阿拉巴斯坦與磁鼓島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
這條固定航線的建立,使得原本兇險無比的遠航,變成了一條直達的高速公路。
航行其中,如果遭遇極端天氣,各地駐兵將會以最快的速度進行支援。
至於那群海賊們,按照羅文的計劃,想必在不久之後,就不會有人敢輕易對掛有四海聯盟旗幟的船動手了。
無數醫學領域的專家,將帶著他們那寶貴的學識,經由這條安全的固定航線,不斷往來於阿拉巴斯坦和磁鼓島。
利用各自國家的優勢,這些學者們遲早能將把兩國的醫學領域推往新的高度!
醫學領域的研究人才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很大作用,不止可以用於民生,也是戰爭時期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
同時,即便世界政府知道了這一切,也無力改變這一事實。
普通的醫學研究可不是研究真實的歷史,世界政府無法重現考古之島奧哈拉的情景。
羅文將世界政府的行動思路拿捏得死死的,讓他們根本就找不到所謂的“正當理由”!
而如果按照這一思路繼續往下想的話,克洛克達爾能給出許多條很有必要建立的固定航線。
比如有著“世界造船廠”之名的七水之都,如今海軍的絕大部分軍艦都出自那座島嶼的船匠之手。
即便世界政府不可能允許七水之都為阿拉巴斯坦打造戰艦,但阿拉巴斯坦的工匠們卻可以透過航線來學習那裡的造船技術。
這些技術和醫學一樣,既可以用於民生,在關鍵時刻也能發揮出“另外”的用途。
又比如那座位於香波地群島之下一萬米,處於深海之中的魚人島。
魚人和人類的種族之爭由來已久,尋常人類王國根本不可能實現與魚人島的通航。
但羅文不同。
不久前,他剛剛代表阿拉巴斯坦,收留了一群魚人難民——更準確地說是魚人奴隸,而後甚至還幫助他們建立了自己的村落。
這對於魚人族來說是難以想象的事!
單憑這一點,就讓羅文獲得了與魚人島接觸的資格。
與魚人島結盟,帶給四海聯盟的東西將不同於醫學或是造船技術,而是更為純粹的海上戰鬥力!
試問這世上又有幾人,能夠在大海中與魚人族一較高下呢?
……
克洛克達爾覺得,自己的想法是兩個很好的選擇,所以他對羅文的話更為不解。
“你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