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痛哭流涕的男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這次圍繞著阿拉巴斯坦的防守行動中,多爾頓其實有一件事有點沒想明白。
阿拉巴斯坦的疆域實在是太過遼闊了。
不算海域,單單就陸地面積而言,阿拉巴斯坦就是磁鼓王國的十倍不止。
具備著這樣一種地勢的國家,雖說防守起來相當困難,但如果真的想和他爆發“戰爭”,其實對於戰爭的進攻方而言也是一件相當苦難的事。
因為這片大海上應該沒有任何一個勢力,具備著如此龐大規模的兵力,用以面面俱到地進攻如此“長”的海岸線。
因此如果想從外部進攻阿拉巴斯坦的話,就必然會有所謂的“主攻方向”。
同時,從戰略角度而言,這個主動方向的選擇也有許多“必然”的元素。
正如之前所言的那樣,阿拉巴斯坦的疆域實在是太過遼闊了。
除非阿拉巴斯坦一方完全放棄抵抗,否則短時間內是根本不可能攻破這個國家的。
因此進攻阿拉巴斯坦的一方必須做好長期在別國領土作戰的準備。
如此一來,無論是“補給線”還是“水土不服”、“特殊地勢”等等元素,都必須被進攻方考慮在計劃之中。
這不是單單“實力強大”就可以解決的問題。
多爾頓曾經聽過自家的老國王講過一個他年輕時候的故事。
曾有一位國王,率領大軍進攻一座冬島之上的雪國,那隻大軍橫掃了南海的諸多國家,幾乎已經成了無敵的代名詞。
但那支軍隊,卻最終有大半的人都凍死在了那座冬島!
這便是“戰爭”與“戰鬥”諸多不同的地方中的一種。
對於一座疆域廣闊的國家來說,除非面臨亡國之危,否則是很難威脅到內陸的城市的,頂多在沿海城市爆發戰亂罷了。
既然如此,為何不把沿海城市的居民們遷移至內陸的城市呢?
因此在多爾頓看來,羅文似乎並沒有理由,冒然地安排阿拉巴斯坦全國上下的居民們都前往海底避難。
雖然那些在魚人族的幫助下修建起來的“海底泡泡避難所”的確是這片大海上無二的奇思妙想,但多爾頓還是覺得沒必要如此勞民傷財。
畢竟,“全民大撤離”所造成的的經濟損失,是平民們花費數個月、甚至是數年都很難彌補回來的。
但多爾頓的這個想法卻不是在“反駁”萊恩·羅文。
他畢竟是親眼目睹過萊恩·羅文字事的人,因此多爾頓只是在心裡疑惑,為何羅文要做這些事罷了。
多爾頓心裡這樣想著。
如果自己當面問一問羅文的話,對方應該會微笑著解答自己的疑惑吧。
但很可惜,因此時間緊促,在多爾頓來到阿拉巴斯坦的第一時間,便接到了阿拉巴斯坦國王軍的通知:萊恩·羅文希望他們就地鎮守在此。
那有什麼辦法呢?
多爾頓無奈地笑了笑,而後便開始認真地安排起了佈防的工作。
時間會給他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