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麼,只是想讓你做一場夢……”

說話聲聽上去很朦朧,就好像身處隔音地帶。

關洵看到眼前的景象正在扭曲,他的精神被黑暗吞沒,意識處於半夢半醒之間。

隨著幻覺增強,一陣強烈的暈眩襲來。關洵忍不住跪倒在地,卻在此時看到一雙腳。

「洵兒……你恨我嗎……」

這個熟悉的聲音……即便過了一百多年也依舊清晰。

“你是

(本章未完,請翻頁)

……爹??”

關洵抬起頭來,眼前這個男人正是他的父親!

按理說父親早在自己小時候就死了,經過這麼多年,即便努力回憶也不至於這麼清晰。

可眼前此人不僅是五官輪廓,皺紋也好,面板斑點也罷,尤其是聲音……

「洵兒啊……你恨我嗎?」

幻影再度質問,說話的同時眼中流出血淚。

關洵不敢直視,雖然內心反覆告訴自己這是幻覺,可幻影說出的話確實是他的心聲。

沒錯,他恨自己的父親!

事情要從小時候開始說起,當時的關洵同父母一起住在官府建立的礦坑村。

所謂“礦坑村”其實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村鎮,它只是一個臨時居住點,為的是給礦工們提供便利。

住在礦坑村的人大部分都是礦工,家屬有是有,不過很少。除非是本地人,否則一般情況下不會有人帶家屬定居於此。

原因其實很好理解,採礦嘛……來這邊幹活又不是享福。

自己吃苦也就算了,何必帶著老婆孩子一同受罪呢?反正服役也就幾年時間,忍一忍就過去了,要享天倫之樂也不急於一時。

然而關洵一家卻是個例外,他們不是本地人卻舉家搬遷來到礦坑村。這麼做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關洵的父親身份比較特殊——他是一名監理官。

所謂的監理官,說白了就是官府委派的工頭。他的主要職責是督促礦工們幹活,另外還要負責一些交接事宜。

關洵的父親關老爺,原本是個武舉人。他從小習文練武志在報效國家,武科場上贏得甲等功名,本以為終於可以入朝為官,沒曾想卻來到此荒涼之地當了個不是官的官。

儘管官場失意,但關老爺從未抱怨過。他認為既然做了就應該做好,不但出色地完成本職工作,對手下人也是關懷備至。

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你對別人好,別人自然也會對你好。

投桃報李嘛。

不用鞭子抽,也不用破口罵,手下那些礦工敬重關老爺的為人,他們願意為他吃苦受罪。

礦工們一方面幹活賣力,另一方面也很少出現傷病亡者。不得不說關老爺在管理方面有一套,在他的領導下,礦洞的產量年年位列前茅,經常受到朝廷方面的嘉獎鼓勵。

父親的成就,兒子的榮光。正因為有這樣一位好父親,身為兒子的關洵從小也是受盡了別人的尊重。

礦工們愛護他勝過親子,有時寧可自己出事,也不讓關公子受半點委屈。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關洵一天天長大。日子雖然苦,但他從未感到孤單。

年復一年,關洵在父親的教導下成長。耳濡目染父親的為人,他也學到了正直、寬容和誠實。

關洵崇拜父親,在他看來父親是山,剛正挺拔屹立不倒。

然而每個人都有脆弱的部分,關洵不知道,只是因為父親沒表現出來。

十四歲那年可以說是關洵人生的轉折,因為那一年他父親成為了英雄。

當時朝中有貪官結黨營私,正義的清官王大人冒死進諫,結果反被貪官誣陷入獄,經審理後判決滿門抄斬。

當時王大人的妻兒得知他被捕的訊息,反應迅速立刻展開逃亡。

由於黃轂地區荒涼且偏僻,因此他們選擇向西前往外邦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