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和鱷魚之間有什麼共同點?

如果被問到這個問題,一般人想必都會回答:它們都是野生動物。

那麼除此之外還有呢?

答案是他們都出生在貧民窟。

我們經常說有人的地方就有貧富差距,而“貧民窟”三個字代表的可不只是“窮”,還有“餓”,亦或者是“惡”。

外來人一旦走進貧民窟,他最開始遭遇的一定是一群孩子。灰頭土臉、破衣囉嗦,一擁而上像黑潮,所做的事卻像蝗蟲。

他們是來要錢的,沒錢,給吃的也行,不給,讓偷也行。只要稍有猶豫,多停留片刻,保證變得身無分文兩袖清風。

常治龍本身就是貧苦出身,對於這種事他早就有所防備。看到背後那個大包袱了嗎?那是給孩子們的禮物。

區別於歐美某個大鬍子的小氣老頭,常治龍可不會把孩子們分成三六九等,不管好孩子還是壞孩子,今天都能得到常治龍叔叔的饋贈。

“來來來!都有都有嗷!”

這麼一大包點心,足夠這些孩子吃……看來還是不夠。

你不能指望小孩子按照規則辦事,什麼一人一個不要搶,不存在的!

常治龍也是“且戰且退”,到了最後把包袱一放,來一招金蟬脫殼。成功甩開孩子們的包圍,這下可以繼續前進了。

陳焽在一旁調侃道:“沒想到大哥你這麼大方,花這麼多錢買點心。”

“大家都是苦日子過來的嘛~”常治龍滿不在乎地笑道,“再說了,這花的又不是我的錢。”

沒錯,這花的不是常治龍的錢,而是猴治龍的錢。

兩人在貧民窟中行走,這裡的景色與別處截然不同。就好像來到了另一個世界,簡陋、破敗,所有的事物都在摧毀中誕生,又在破舊中持續。

滿地跑的永遠只有孩子,長到一定歲數之後他們就會像那樣,躺著,將眼神中的色彩抽乾,然後繼續躺著。

實話實說,常治龍並不是很瞭解。他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即便再窮的人也會努力活著。也許“窮”和“貧”之間還是有些差距的,前者看似矮小卻很挺拔,後者則不同,它是癟的。

沿著路往前走,不一會兒便來到鱷魚的住所。

常治龍敲門……

磅磅磅!

“家裡有人嗎——?”

磅磅磅!

“看來是不在家啊……”常治龍對陳焽使眼色。

陳焽一看便知常治龍的意思,繞到房屋後頭,腳墊著石頭扒窗子看屋內情況。

“唉呀~沒人啊~”常治龍還在門前裝模作樣,一看陳焽對著自己搖頭,知道屋裡確實沒人。

“媽的……真的來晚一步。”常治龍氣到咬牙。

陳焽:“那現在怎麼辦?”

常治龍:“總之再去熊家看看,畢竟目前還無法確定,他倆一定是同夥。”

轉過幾條小路便來到熊捕快家。

隔壁的豚鼠老頭坐在一家門前,舉著旱菸吞雲吐霧。常治龍路過時有心注意了一下,怕的是這老頭是給熊望風。見老頭沒啥動靜,神情也比較自然,這才放下戒心。

兩人來到熊家門前,叩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