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並沒有注意到他那古怪的神情,即使注意到了,也只以為他會感覺不可思議而已。

因為舟車勞頓的緣故,荊軻與秦舞陽酒足飯飽之後,便下去休息了。

太子丹依舊身在營帳內,神色冷漠,過了半晌,才向身邊的一人說道:“還是要派人去秦國調查一下,看看那些齊墨弟子的死,與荊軻有沒有關聯。”

從現在開始,他就已經懷疑上了荊軻。

燕國的軍隊,在兩日之後,就已經開開徐徐撤退。

眼看著即將要兵敗如山倒的趙蔥在內心裡喘吁了一口氣。

心想,燕國退兵,自己也算是不負眾望了。

在此之前,從邯鄲城內,也接連發出幾道詔令,命廉頗回國。

毫無疑問,肯定是郭開添油加醋說了什麼。

朝議之時,娼後倒是問向了郭開,究竟是答應了秦國什麼條件,勢如破竹的秦軍才會答應撤軍。

郭開如實回答:“包括壽陵在內的三十六座小城。”

此話一出,整個朝堂就徹底紛亂起來了。

很多人都在小聲討論著此事。

三十六座城?還小城?確定是小城?

“相邦,您答應秦國這般嚴苛條件,豈不是喪權辱國?”

直至有人發生,那種暗地裡的議論之音,才算是消停下來。

郭開皺眉道:“你怎麼不去跟秦國談?難道你不知道,秦軍已經攻下了不少城了嗎?廉頗老兒不敢與秦軍交鋒,只敢龜縮在壽陵城中以求自保,若是我不答應秦國的要求,只怕,他麾下的那十萬甲士,也會被秦國全面擊破。到了那個時候,你覺得,我們趙國又應該付出什麼?”

目前,秦國還未交付趙國的十萬兵卒。

只有等趙國給了秦國城鎮之後,後者才會放人。

事實上,現如今邯鄲方面也不知前方戰事究竟如何了,但是,廉頗據守不出也是真的,就放任秦國攻城掠地,這很難不讓眾臣乃至娼後胡思亂想。

坐擁十萬大軍,卻只守壽陵那一座城,思來想去,他們也就只能用兩個理由來解釋。

其一,廉頗已老,不敢親自率領大軍與秦軍主力死磕到底,導致秦軍攻破城關猶如神助;

其二,擁兵自重,只求自保,實在不行了,堅持不下去了,還可以投靠秦國,反正無論如何,他都可以活得很好。

在結合郭開所言,他們一致認為,沒準廉頗還真有這樣的念頭。

滿朝諸公,無一人懂得分析戰爭局勢,不得不說,這還真是一種悲哀。

其實到了戰國末期,趙國除了李牧、廉頗、龐煖、樂乘等幾位老將軍之外,就無人能稱得上是戰略家了。

然而在這四人中,有三人都已經死掉了。

趙國猶如世襲制度的名將,在這個時間點上出現了斷層,後繼乏力,很難有所作為。

這也是為什麼滿朝諸公不能理解廉頗固守壽陵的原因。

“啟稟王后,臣以為,既然已經與秦國和談好了,此刻,就應該抓緊命令廉頗迴歸邯鄲,否則,他麾下有十萬甲士,一旦...”

說到這裡,郭開戛然而止。

他就是不把話說全說破,就是要讓他們去猜。

娼後也怕會有什麼不妙的事情發生,更何況,此時她還並不清楚,燕國已經退兵了,所以連忙下詔,命令廉頗率領大軍返回邯鄲。

散朝之時,郭開正欲離去,突然被娼後叫住,“丞相且慢,本宮還有一些事情,需要向你請教。”

聞聲,他面色一喜。

而即將一腳踏出宮殿的春平君卻臉色陰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