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顯幽暗的藏書閣內除了嬴政與嬴慶之外,便空無一人。

只有殿外安排著大量的侍衛。

嬴政帶著自己的侄兒,閒逛在閣樓內,他們每經過一排書架,都會稍微駐足一番。

當到了二樓之後,嬴慶才被眼前的場景震撼住了。

二樓的藏書,足足是一樓藏書的四五倍之餘,整座藏書閣,高達五層。

每一層與章臺宮相比都不遑多讓。

“此處,彙集著全天下所有的書籍,囊括整個諸子百家,而這一切的功勞,都源於你的父王。”

嬴政帶著幾分頗為感慨的語氣說道。

沒有人會去否認齊王嬴淵為這座天下所付出的一切以及做出的貢獻,縱然是嬴政也不會去否認。

“這裡的書籍,難道就是當年,父王讓稷下學宮的弟子所抄錄的那些?”

嬴慶感到無比震撼。

他曾不止一次的聽說過此事,可惜曾經的事情距離他太遙遠。

各類書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了這些書籍,秦國能夠培育出很多人才。

“沒錯,當年你父王費盡周折,才將這些書籍從敵國境內運到秦國,可以毫不違言的說,這裡的書籍,要遠比小聖賢莊的要多。”

現如今,在嬴政的干預之下,小聖賢莊已經只教儒學了。

要知道,小聖賢莊的前身乃是稷下學宮,那可是百家彙集的龐大學宮,然而現如今,卻只有儒學還在那裡發光發熱。

其實這一切都是嬴政的故意為之,只有將百家分離開來,才不會讓他們聚在一起生事,久而久之,他們當中想必也會爆發一些矛盾。

嬴淵也答應了這樣的做法。

畢竟,這樣做,是對帝國有利的。

針對百家的計劃,不能一戳而就,要緩緩而行。

“當初侄兒聽母親大人說,父王將這些書籍全部帶到秦國,其實是想興辦學府,為我大秦培育出更多的人才出來,現在卻讓這些書籍在這裡蒙塵,侄兒以為,有些暴殄天物了。”

說出這番話時,嬴慶鄭重作揖。

他已經做好了被對方責罰的心理準備。

然而,嬴政平和的回答,卻讓他感到些許意外,“有些事情,你現在還不懂。倘若這裡的書籍一旦流傳出去了,對現在的大秦來說,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他有自己的私心。

古往今來,帝王都是以愚昧百姓的方式來治理國家,雖然會有極大弊端,但是總不至於會出現一些大亂子。

當平民百姓有了時間讀書思考的時候,才會對帝國造成致命威脅。

倘若他們不思讀書,不去思考,只願多賺些錢財養家餬口、開枝散葉,那麼,他們就會每日陷入忙碌當中,也只有如此,對帝國來說,才能夠長治久安。

當然,這並非是說,嬴政不希望看到大秦出現人才濟濟的一幕,只是不願現在就出現。

最起碼要等一段時間,等到大秦將隱藏在盛世之下的危險全部剷除乾淨之後,再去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