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末將李通,見過公子!(第2/3頁)
章節報錯
倘若這個天下交給嬴慶來管理的話,那麼,他肯定會效仿始皇帝陛下,繼續以強勢鎮國。
這個天下想要真的相安無事,只有透過幾代人的努力,在慢慢地去施行仁政。
此時就去施以仁政,只怕很難見成效。
前往雁門的路途中。
嬴言向嬴慶開口道:“那位將軍守護邊關多年,功勞甚偉,自身也很有實力。雖然我不太清楚,他跟隨父王時有多麼能征善戰,但是父親大人每當與故人提及此人時,總會有種恨意。
能讓父親大人如此關懷的人物,只怕絕對不簡單,公子可有把握對付他?”
後者直言道:“你不太瞭解,但是我對李通卻瞭解很深,此人頗有野心,只是太重私利。
母后不太喜歡這個人,我曾聽母后說,當初父王征戰韓國不利被困,這個李通不但不思營救,反而還想著撈軍功,直接導致父王身受重傷。”
他們所言之人,正是李通。
在一統天下之前,李通便離開了冠軍侯府,導致在伐楚戰役當中,嬴淵並沒有將他帶在身邊。
少了一大軍功,但是他依然還是被嬴政所重用了。
原本是蒙家負責鎮守的邊疆,直接交給了他來管理。
嬴淵知曉此事後,並未動怒,反而還恭賀他榮登邊疆守將之位。
當初為他守隴西,現如今為嬴政守雁門,本質上來說,李通還是擔任著家臣的身份,並沒有什麼變化。
咸陽城。
章臺宮。
扶蘇正跪倒在嬴政身前。
後者皺著眉頭,淡淡開口道:“慶兒畢竟是以一己之力,估計難以是蓋聶對手,或許放對方離開,乃是無心之舉。”
“父皇!”
扶蘇豁然起身,作揖道:“慶弟種種行為,不可不察,也不可不懲,還望父皇您三思!”
“夠了,退下吧!”
嬴政甩了甩衣袖。
見狀,扶蘇也不好說些什麼,只好離去。
陰暗角落裡,趙高的身影浮現,作揖道:“陛下,您心中認為,嬴慶公子故意放走蓋聶一事,乃是無意為之?”
聞聲,嬴政大笑道:“慶兒這個孩子不錯,當初蓋聶對他有教導之恩,這一次放走蓋聶,也算是知恩圖報了,這件事情,到此為止,朕不希望有人故意將此事鬧大。”
趙高不在多言,逐漸再次隱退於黑暗當中。
其實,嬴政想到的很多。
追殺蓋聶勢在必行,他不希望在這件事情上面,齊王府一脈會有所參與,所以,對嬴慶作為的不予理會,其實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對齊王府的一種告誡。
治理天下,需要齊王府的暗中相助,他們對江湖上的勢力,起到的震撼作用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