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武舊疾有所好轉之後,同王翦等人便開始商議攻打壽春的計劃。

軍帳內。

諸將士嚴陣以待,一絲不苟,都在聽他們的決斷。

在這種主攻的問題之上,一向都是以王翦、嬴淵二人商議好之後共同做出決定,現如今,還要加上一個蒙武。

至於李信等人,除非心裡有著比較中肯的建議,否則都是識趣閉嘴的。

他們作為軍方的中高層將領,其實是沒有資格在嬴淵等人面前去多說什麼的。

“欲奪壽春,必奪下蔡。大雪封路兩個多月,想必現如今的壽城防禦工事,已經到了一種異常堅固的程度了,所以,我們攻打下蔡城,不能浪費太多時間。

不然的話,敵軍死守壽春,阻擋我軍進攻步伐,日子拖久了,於我們不利。畢竟,補給線太長了,從咸陽到這裡,一來一回,最起碼需要半年之久。”

嬴淵說出這番話時,特意看了看羋啟的神情。

如果不出意外,按照原來的歷史,此人極有可能會反出秦國。

“淵兒,你直接下令吧,總而言之,攻取下蔡與壽春,我軍別無其它途徑,只得死戰!”

王翦當機立斷。

嬴淵不在猶豫,命李信率領十萬大軍,攻打下蔡城,限期半個月。

而他也是直接下了軍令狀。

自從上一次跟著桓齮一同伐楚失利之後,嬴淵出征,便很少帶著他了。

他心裡也很清楚,為了改變在冠軍侯心中的印象,這個下蔡城是一個機會。

而嬴淵也是想給他一次一雪前恥的機會。

臨出兵之前,他叮囑對方道:“下蔡城無險可守,十萬大軍,即使一人一口唾沫,也能將那座城給淹了。好好打這一仗,等功成之後,本侯給你擺慶功宴!”

李信鄭重作揖道:“諾!”

隨後翻身上馬,率領大軍一去不回。

攻打下蔡這個事情,其實在嬴淵眼裡看來,就是白撿的功勞。

羋啟此時正站在他的身旁,望著十萬大軍前行的方向,詢問道:“侯爺,不知您有多少把握,可以將楚國給滅了?”

嬴淵拍了拍他的肩膀,負手而立,語重心長道:“怎麼,堂堂的大秦相邦,對我們伐楚一事沒有信心?”

羋啟搖了搖頭說道:“並非如此,只是聽說...楚國在壽春集結了全國兵力,足有四十餘萬,糧草充沛,兵多將廣,倘若壽春久攻不下,我們焉能滅了楚國?”

嬴淵大笑道:“是誰告訴你說,攻打壽春,一定就會久攻不下?”

作為大秦的相邦,雖然他很瞭解軍隊的實力,但是,實力和臨時戰力是兩回事。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誰也無法掌控。

而嬴淵有著足夠的把握,能將大秦鐵蹄,踐踏在壽春城內的每一條街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