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屯留之戰(第3/4頁)
章節報錯
尤其是氣得老將軍當場血壓飆升,暈厥了過去,緩了好幾天才能下床走路,然後在這個期間,趙蔥已經率領大軍出發了。
郭開很搞不懂,當初函谷關一戰,人家秦軍也換帥了啊,還不是將桓齮換下來了嗎?
為什麼他們這樣做,就沒有被天下人笑話。
自己這樣做,各國中人都笑話不斷呢?
尤其是目前趙國朝堂之上那些自詡為清流之輩,他們都覺得,此戰,將會事關趙國的國運。
長平之戰,因為臨陣換帥而遭遇慘敗,倘若這一次換帥,也敗了的話,雖然戰損不會比得了長平之戰,但關鍵就在於,今日的趙國,與曾經的趙國,也沒法相比啊!
郭開認為自己沒有做錯什麼,區區一個桓齮,能跟秦將白起相比?
然而這個訊息傳到秦國的時候,嬴淵等人都傻眼了。
整座章臺宮內,都傳播著他們的笑聲。
高坐在王位之上的嬴政趁機說道:“諸公,既然趙國愚鈍,將廉頗換了下來,那麼我們是否要派出幾名得力干將,讓桓齮與楊端和老將軍手中的勝算,多去增加幾分?”
嬴淵從臺階處的蒲團上豁然起身,向他作揖道:“啟稟王上,臣弟以為,大可不必。桓齮將軍的軍事天賦,遠在趙蔥之上。
楊端和老將軍作戰素來求穩,他們二人堪稱珠聯璧合,區區一個趙蔥,根本不用我們秦國這般重視。”
之前是呂不韋坐在那個蒲團之上,現在朝議,有王翦的情況下,王翦來坐,沒有他的情況下,就是嬴淵來坐。
他覺得嬴政建議不妥,其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桓齮掛帥,派誰去會服他?
蒙恬?蒙毅?李通?李信?
這些人都不會服他。
至於章邯以及楊熊這樣的年輕將領,即使去了也沒什麼用。
所以,還是讓桓齮自身好好打這一場仗的好。
要不然的話,容易弄巧成拙。
尉繚也覺得嬴淵所言有理,站出佇列附和起來。
秦王政十三年十一月底,秦將桓齮與趙將趙蔥,戰於少水一帶。
這場大戰,維持了整整七天七夜。
整條少水河,都被染成了血紅色。
最終在桓齮的堅持之下,楊端和攻下平周,囤兵於銅鞍。
銅鞍城距離屯留,只有不到半日的距離而已。
秦軍拿下屯留之後,趙蔥不敢繼續與秦軍爭鋒,決意撤進屯留城當中據守。
桓齮見計謀已成,索性便與楊端和前後夾擊,圍攻屯留。
至此,屯留大戰展開。
城頭之上,渾身浴血的趙蔥緊緊皺著眉頭。
如果上天在給他一次機會的話,他一定不會選擇去固守屯留,而是選擇進入趙國腹地作戰,利用有利地形,慢慢拖垮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