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陵城距離魏境很近,此刻去攔,只怕早就已經來不及了,倒不如隨他們去吧,命令將士們好好休整,三日之後,進軍長社、林關二地。”

此兩大城關,是新鄭城最後的防禦,與滎陽的重要性幾乎相等。

此刻韓王安即使想出城逃命,只怕也來不及了。

但在此之前,倒是有大量的韓國臣子紛紛逃往別處去了。

韓國敗局已定,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嬴淵與王翦接連大勝的訊息,傳到咸陽城的時候,秦國上下陷入了一片歡喜當中。

嬴政再次大宴群臣。

他感覺,最遲再有兩個月的時間,估計就能夠將韓國徹底覆滅了。

這種戰爭的程序,不可謂不快。

這在秦國的戰爭史上,絕對是屬於濃重的一筆。

可是,在晚宴結束之後,李斯卻向嬴政說了這麼一句話,“王上,以臣之見,眼下不宜再向韓國繼續開戰了,否則會引起韓國百姓的憤慨之心。

臣的意見是,一邊招降韓王安,一邊大軍壓境,給韓國造成壓力,若是韓王安不投降,我們可以用他的名義,告訴世人,是他主動要將戰爭繼續下去。”

這步棋不算聰明,但是絕對稱得上是殺人誅心。

“你這個想法倒是不錯,可以去辦,你認為,派誰去招降韓王比較合適?”嬴政說道。

李斯連忙道:“王上,眼下的關鍵不是派誰前去招降比較合適,而是要讓侯爺與王老將軍暫緩進攻速度,只對新鄭城圍而不打。

這樣一來,天下人勢必會覺得我秦軍倒也稱得上是仁義之軍,畢竟,我們已經給了韓國以及韓地百姓思考或者躲避戰爭的時間了。”

“好,寡人這便讓蒙毅派人趕往前線,知會他們二人一聲。”

嬴政思考了一番李斯的計劃,覺得可行。

事實上,在大半個月之後,嬴淵與王翦都拿下新鄭城外圍最後屏障時,他們得知了這個訊息,也覺得十分有道理。

一開始,他們的想法,就是不能對新鄭城猛攻。

李斯的這個建議,完全是站在附和國家利益角度的問題上提出的,他們還是比較中肯的。

嬴淵與王翦在外方會面,一同商討此事。

“李斯這個人不錯,最起碼在國家向外征戰期間,沒有搞什麼么蛾子。”

後者向前者撫須開口笑道。

嬴淵淡淡回應道:“我們的王並不昏庸,李斯有什麼想法,估計王上在第一時間就能知道,所以他不敢在這個時候,還有著要黨爭的心思。”

王翦道:“再過兩日,先將新鄭城圍了再說,至於勸降之人,不知王上那邊,究竟會安排誰來。”

嬴淵道:“學生倒是有一個想法,與其讓李斯安排人,倒不如由我們共同推薦人。”

“你覺得誰合適?”王翦皺了皺眉頭。

嬴淵直言說道:“子曠曾經去過新鄭,瞭解那裡的情況,不如就推薦他。”

他嘴裡的子曠就是內史騰。

王翦笑著點頭道:“有理有據,那好,為師便向王上舉薦他來勸降韓王,只是你不能發聲。”

嬴淵頓時有些感激,他心裡清楚恩師的意思。

原本內史騰是王上的人,結果因為嬴淵給了他幾次恩惠,導致他雖然忠心王上,可是對嬴淵卻越來越尊敬了。

這件事情,嬴政雖然不說什麼,但總歸這心裡是有一些不好受的。

更何況,在許久之前,嬴淵助力內史騰成為長史,直到現在,嬴政還在因為這件事情而耿耿於懷。

如果這件事情由王翦發聲的話,那麼情況可就大不相同了。

即使嬴政會聯想到這是他們師徒二人串聯好的,但是他也不會有任何脾氣,畢竟,內史騰的確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更何況,他之前還與韓國的一些政客打過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