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後。

韓非埋葬在驪山之旁。

嬴淵親自為其抬棺,張良一路弔唁護送。

天下震動。

下葬之時,嬴淵一臉漠然,心中百感交集。

張良以一名韓國臣子的身份,向韓國的九公子韓非三跪九叩,最終泣不成聲。

他現在還是一個少年,情感波動比較大,不知如何掩飾,更何況,他與韓非,當真就是相交莫逆。

嬴淵來到他的跟前,漠然說道:“曾在多年之前,我與他,還有魏無忌,我們三人曾對未來做出過大膽設想,現在他們都一個個離我而去,我的心裡也不好受。

但是,逝者已哀,我們更應該去注重當下。我會給你時間考慮,要不要幫助我,來建造一個最理想化,最接近韓非所想的那個完美世界。”

張良沒有做出任何回應,只是不停地哽咽著。

似乎一時半刻,很難從韓非身死的傷感中走出來。

又過半月,韓非之死的事情,徹底發酵出來了。

韓國朝野震盪,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販夫走卒,都想討伐秦國。

韓非的事情,對他們而言,就是一件奇恥大辱,而且有志之士心裡更加清楚,有韓非在的韓國,未來是充滿光明的。

但是現在韓非不在了,光明自然也就不復存在。

與其將來某一天秦國舉大兵壓境,倒不如趁著現在民怨滔天的時刻,高舉義旗,討伐秦國,或許還有一勝之可能性。

朝堂之上。

袞袞諸公紛紛披麻戴孝,都在小聲議論著是打是忍。

衛莊一言不發,保持沉默。

他亦有悲傷在肺腑當中壓制著,好似一座火山,隨時都可以爆發。

相比之下,韓王安倒是一臉淡定。

太子死的時候,他還很頭疼,有點傷心欲絕的感覺。

而韓非之死,只是影響了一下他的心境而已。

“夠了夠了!你們不要再吵了,寡人將你們召至此處,是想讓你們找個答案。這秦國,我們是討伐還是不討伐,要是討伐的話,要打到什麼程度?有幾成把握能贏?”

在人聲持續嘈雜的過程中,韓王安終是忍無可忍,出口制止,就差破口大罵了。

眾人聞聲相繼一愣,不足片刻時間,整座大殿內寂靜無聲。

見狀,韓王安怒火中燒,豁然起身,將身前竹簡桌椅打翻在地,大聲道:“難道寡人養著你們,都白養了嗎?張開地,你乃是我韓國相邦,你來說說,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麼做!”

張開地一直都在保持沉默,既不參與討論,也不發表意見,其原因就是因為張良,那是他們老張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