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偏執的認為,只要有他在,帝國便亂不了。

事實也是如此,但是生死無常,誰能言斷,再過幾年的他,又是怎樣的光景?

“父王,您是在為了晚宴一事而發愁?”

作為皇室宗親,嬴慶自然也要參加那場皇帝陛下口中所謂的家宴。

而他心裡也很清楚,所謂的家宴,不過就是想讓自己的父王在異族這件事情之上拿個主意。

只要嬴淵定下了主意,其餘人都不會反對,因為他有這個威望。

至於嬴政為何不願拍板,這就凸顯出了他的政治智慧了。

“是啊,孤要是說出的答案,一旦不合你伯父的心意,只怕,你伯父就要動怒了。”

嬴淵苦笑一聲。

沒有人比他更瞭解嬴政了。

嬴慶此時也不知說什麼是好。

這種事情,遠遠沒有到他能夠參與的級別。

不過,很快,他倒是想起了其它事情,“其實父王心中大可不必過多憂慮,自逐鹿之戰後,縱觀我九州之史,從未有過一個國度,能像大秦這般,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一統天下。

父王,其實你們都很偉岸,因為正是你們,完成了那等驚天動地、前所未有的事蹟,沒有前人的足跡可以印證,一切都需要我們摸著石頭過河。

期間,很難不會發生失足跌入河中的事情,雖然伯父有些政策,的確不合時宜,但正因為他實施了,您才能判斷出來,這條政策究竟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嬴慶有一顆七竅玲瓏心。

聽到他的話後,嬴淵瞬間心情大好。

他說的沒錯。

目前的大秦,的確是處於兩眼一抹黑的狀態,很多事情,都沒有前車之鑑,只能靠自己摸索著走路。

比如,一個嬰兒,無人撫養。

他要靠自己,去開慧,去好奇一些東西、探索一些東西,然後在有所成長。

這期間,沒有人牽著手走路,不免會有一些磕磕碰碰。

但是隻要站起來了,只要朝著健康成長的方向茁壯生長,總歸會有好的那一天。

想到這裡,嬴淵牢牢攥緊雙手,緊握成拳。

一直以來,他都有著一個信念,那就是要讓大秦二世中興,然後綿延千秋萬代。

他不敢想象,大秦江山延續下來的華夏九州是怎樣的。

但是,應該不會比固有的要差。

大秦二世而亡是一個遺憾,嬴淵不會讓這種遺憾重新發生。

為此,他敢做一切他人不敢做的事情,這擱在儒家弟子的眼裡,就叫做‘敢為天下先’。

一個時代,總要有那麼一兩個人,在浩瀚歷史的滾滾車輪碾壓前,矗立起偉岸的身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