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離開冠軍侯府,手上多了一柄神劍。

他聽自己的父親說過,如果此劍出鞘的話,那麼,大秦將無法邁入趙國半步。

就是此等神劍,冠軍侯卻贈予自己。

他心中萬分感激。

而且,一想到此劍的原主人,就是死在侯爺手裡,他便心生嚮往。

“你將會在我的手裡重新煥發光彩,但,不再是為趙國,而是為了秦國。”

蒙恬望著手中的寶劍,喃喃自語。

一開始,他是拒絕拿走這柄寶劍的,因為他能夠看出來,冠軍侯對這柄劍很戀戀不捨。

正所謂君子不奪人所愛,既然侯爺喜歡那柄劍,他自然不能接受。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推辭再三,還是拿起了這柄劍。

可見,他對於鎮嶽,也是掛念許久。

畢竟,這可是為將者所持第一劍。

其餘之劍,適合為將者佩戴的,根本無法與此劍相提並論。

後日。

蒙恬前往灞上大營調兵出征。

嬴政等人並沒有相送,畢竟,灞上大營距離咸陽城有著較遠的一段距離。

此役,一開始前者的想法,是想從驪山大營調兵的,但是函谷一戰之後,驪山大營損失不小,思來想去,他還是打算從重新整合的灞上大營裡調兵。

之所以是讓蒙恬直接前往大營抽調兵馬,而是不讓灞上大營的將士前往咸陽接受王的審閱後再出發,是因為怕郭開那裡提前得知一些風吹草動。

雖然未親送大軍出征,但嬴政依舊還是來到城門口靜靜矗立著,眺望著灞上大營的方向,心中在祈禱著大秦的將士,能夠早日凱旋而歸。

嬴淵、蓋聶、李斯三人陪伴在其身後。

“此役,我們大秦,多少還是有一些不太厚道。”

在良久的沉寂過後,嬴淵開口打趣一番。

確實如此。

趙帶著足夠的誠意來與秦和談,然而在聽說了燕國的風吹草動之後,卻不顧趙相身在咸陽的事情,而悍然舉兵前往函谷,準備待時而動。

這多少是有一些詭詐。

“侯爺深知兵法,應當得知兵者詭道也這番話的真諦,在下倒是覺得,這是一次機會,縱然無法與趙國發動全面戰爭,也可趁此機會,收復失地,為將來滅趙做好準備。”蓋聶緩緩開口。

不得不說,作為鬼谷弟子,蓋聶對於兵法的熟知程度,一點兒不弱於正兒八經的兵家傳人。

李斯聞聲吹捧道:“當年鬼谷弟子張儀入秦,幫助惠文王稱霸天下。相信,大王有蓋先生相助之後,必然能夠超越惠文王的成就,徹底踏滅山東六國,完成一統天下的大志願。”

聽著像是在吹捧蓋聶,其實,是吹了一波秦王的馬屁。

秦惠文王是秦國不可多得的治世之君,他說秦王政將來會超越惠文王的成就,這不是拍馬屁這是什麼?

嬴政沒有吭聲,一直是在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