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整張臉,平靜的讓人感到可怕。

他將目光緩緩落在坐在第二個臺階之上的呂不韋,頓時雙眼一凝,開口問道:“相邦難道不打算說說看,為何我大秦的使者,在韓國會遇刺身亡嗎?”

他剛得知的那個訊息,便是如此。

數日之前,他讓李斯安排使者入韓一事,然則,秦使剛到韓境,張良的祖父張開地親自前去迎接,不料,迎接到的,居然是使者的屍體。

根據張開地親眼目睹說,殺死秦使的,乃是百越廢太子天澤。

然而,這個訊息,有誰會信?

秦使死在韓地。

這就是最為重要的一件事情。

至於秦使被誰所殺,顯然並不重要。

要是擱在以前,嬴政聽到這個訊息,或許很高興,畢竟,找到了足夠理由,可以伐韓。

但是...

他剛決定,要藉助韓國的力量,引誘羅網上當,現在就出了這檔子事....

難道是呂不韋已經有所察覺?

嬴政不得不往這方面去想。

呂不韋緩緩開口道:“王上,事發突然,即使是老臣,一時間也不得為知。只能暫時讓羅網將這前因後果秘密調查清楚。

不過,依照老夫來看,結果顯然並不重要,我們大可趁此機會,出兵伐韓,奪取韓國幾座城鎮,也是極好的。”

他話音剛落,整座大殿內的官員便開始相互商討起來。

最終,他們也一致認為,現在的確是伐韓的最佳時機。

但是,嬴政有著自己的計劃,不可能讓呂不韋的想法實現,“伐韓一事,暫且擱置,寡人現在需要知道,我大秦的使臣,究竟是被誰所殺!

除了幾座城鎮之外,寡人相信,韓國會想辦法,給我們秦國一個交代,此事,羅網就不要負責了,交給打更人,讓冠軍侯去處理,相父,你看如何?”

其實,他很無奈。

無論是何決定,最終的決斷權,都在呂不韋的手中牢牢掌控著。

嬴政對於呂不韋,平日裡也是處處忍讓。

他一開始的想法,就是要將呂不韋高高舉起來,然後因為他的乾綱獨斷,或者是囂張跋扈,引起絕大多數人不滿的時候,再去對付。

所以,這次也是頗為罕見的,用著一種通知的語氣,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了他。

呂不韋沒有猶豫,直接答應,“既然王上想讓打更人負責此事,那麼,羅網就不便摻和了,只是,現在冠軍侯正前往蘭陵憑弔荀子,又能如何過問此事?”

“這便不勞相父費心了,寡人心中自有決斷。”嬴政趁勢說道。

秦使遇刺一事,便到此告終一段落。

但是,這件事情的複雜程度,才只剛剛開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