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到也沒有任何作用!

不過,這也是未來人類的一大弊病,只有到需要用到的關鍵時刻,才回去瞭解一些事情!

這樣不好!

對於知識的求知,應該是不分類別的!

站在宮殿內,李策轉身環視周圍場景,卻見一旁的書架上,放著一些書簡!

還有那掛在牆壁上的青白色絲綢上,描繪著一些山水!

雖然像山、像水,但卻只有意境,沒有形狀!

這就是古代水墨畫的特點!

全靠觀望著的意境,看得懂、或者看不懂,都無所謂!

反正都是隻有黑白兩種顏色!

看上去好像有兩種顏色,其實只有‘黑’一種顏色!

雖然只有一種顏色,但卻能描繪出鳥語花香、高山流水、飛禽走獸、人生百態……不得不說,山水畫的藝術成分非常高!

在有學識的人面前,看山水畫,看的不是山水,而是作畫者的意境!

僅憑几筆,就能描繪高聳直入雲端的大山,又能看到梅花在一片皚皚白雪中綻放,還能看到一葉扁舟,在茫茫無際的湖面垂釣……

意境的存在,使得華夏這片土地上的人,注重內在的涵養品行!

也因為如此,才有諸多經久不衰的典籍流傳!

一句‘上善若水’,開啟了‘修道’的大門!

一句‘學而時習之’,讓無數學子秉燭夜讀、不畏天寒地凍、酷暑難當,只為求得聖賢教誨!

一句‘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讓無數地質學者踏遍高山大川,哪怕是雙腿殘疾,也想登高、為眾生譜寫華夏之神韻!

……

太多太多,華夏這片源遠流長的歷史中,太多事蹟讓人打溼衣襟!

而讓李策沒有想到,後宮之內,竟然也有人喜歡讀書!

而且特別置辦如此一件書屋!

此等求知若渴的精神,著實讓李策內心幡然起敬!

走到書架旁,隨便拿出一冊竹簡,緩緩放開,卻是《論語》!

換一個書架,再拿起一側逐漸,卻是《太史公書》!

不再拿取,李策環視周圍書架,滿滿當當,放置的竹簡,全都由聖賢所作!

女子讀這些聖賢書,到底是為何?

還有這件書房,恐怕是由皇后所建立!

難道長孫無垢準備讓後宮的那些佳麗讀一些聖賢書?少一些打打鬧鬧?

還是說,這些東西,都是長孫無垢自己所需?

就在李策猜測的時候,外面響起一陣輕盈的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