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求道廣場(第1/2頁)
章節報錯
除夕之夜,慣例是要守歲的。
守歲的寓意是對逝去歲月的惜別留戀,又有對未來的憧憬祝願,家中必須點上油燈,通霄不滅。
即使是平時守財如奴富人,或惜油如命的貧民人家,今夜也會讓家中的燭火,照亮每一個房間。
這是象徵把邪瘟病疫趕跑驅走,又稱“照虛”。
除夕之間,通宵點燈趕跑窮鬼,來年就順順利利了。
即使是來到異世,顧謹言也沒有忘記這個習俗,他把書蟲齋中上上下下一共點了三盞油燭,通明的燈火照亮著這個小小的書齋,燭火灑下暈黃的燈光,在這一刻,他感覺內心異常的安定與平和。
沒有紛爭,沒有打擾,就是自己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在這裡守歲。
過完除夕,便是大年初一,人們到處拜年,沒多久,便是小年,小年過後,才是元宵,慣例是吃元宵賞明月,開始名為‘上元節’,後來更改為‘元宵節’。
在現代,元宵一般是過年回家的遊子最後出門的時間,但是在古代,元宵節的重要性大大增加,因為這一天,有元宵詩會,可惜這一切,都跟顧謹言沒什麼關係,他也懶得參加。
雖然經過這一段時間連續的煉字,他懂得的文字已經超過數百,但是仍然不足以輕易的寫出大量詩詞,而自從《北海送行》之後,他也沒有短時間內再寫一篇詩詞的打算。
一邊加緊教導郭興揚,一邊提升自己,積累更多的文字和文氣,為即將到來的青萍書院開院做準備。
眨眼,元宵已過,終日,這一天,到了正月十六。
顧謹言,郭興揚,一大早,便換上一新嶄新的衣裳,然後背著書簍,筆筒,水壺,辭別郭父郭平福,朝著北海城北,青萍書院的方向走來。
越是臨近北海城北,越能看到大量和他們一樣的學子朝這邊走來,有人滿臉興奮,顯然智珠在握,有人卻滿臉凝重,顯然對於青萍書院的三考有些畏懼,只是礙於家人的期望和周圍人的目光,不得不朝這走來。
有人卻似遊山玩水,毫不在意此行考試的結果,能不能過似乎對他們的人生,沒有任何影響。
顧謹言,郭興揚走在大街上,看什麼都新鮮,就在此時,陡然之間,從他們身後,一駕馬車橫衝直撞而過,激起還未溶化完全的積雪,兩人慌忙朝旁邊避讓,早上剛換的新衣,頓時濺得衣服下襬都是汙水點點。
打量一看,馬車早已遠去,而不止他們,周圍其他不少人也因此遭殃,因此大街之上,瞬間罵聲四起。
“趕去上墳嗎,這麼快?”
“撞到人怎麼辦?”
顧謹言抬頭凝視著那駕遠去的馬車,目光落到馬車車簾之上,只見那裡畫著一支鮮紅的梅枝,馬車四周,圍著雪白的輕紗,顯得十分神秘。
“算了!”
伸手阻止了郭興揚即將脫口而出的破口大罵,顧謹言帶著郭興揚到一旁的一個店鋪,求掌櫃施捨了一點清水,稍微將汙點洗了洗,雖然溼了一片,有些怪異,總算乾淨了。
走一程,風一吹,應該差不多也就能幹了。
兩人也懶得回家去換,畢竟這是他們為了進青萍書院,好不容易置辦的新衣,再換也實在沒有更好的更換,然後繼續往前。
沒多久之後,街道前面漸漸寬闊,不多時,一個巨大的廣場出現在他們面前,廣場四周,栽滿了樹木,已是春季,綠意盎然。
廣場之後,便是一座佔地頗廣的書院,青瓦白牆,素雅恬淡,顯示著一股寧靜之意。
巨大的圍牆,圍在周圍,看不清裡面的模樣,只能大概看到,裡面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甚至還從城外的山上引入了活水,形成河流湖泊,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著鱗鱗波光,如同鏡子一般。
“這便是青萍書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