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過後,老皇帝傳召了司禮監的新任提督——大太監馮大寶。

這馮大寶原本只是個秉筆太監。入宮之前,他曾蒙韓榮奎府上救命之恩,進宮後一直盡心報答恩情,在宮中做韓榮奎的耳目,只可惜,位卑人輕,很難得到什麼有價值的訊息。

此次禮部侍郎韓榮奎任督查巡撫後,上任便首先查辦了日和在司禮監的耳目,將原來的司禮監提督下了獄,扶了這位馮公公上了位。

馮大寶雖說年紀輕輕,但為人頗為機靈。此番被皇帝傳喚,知道這是自己一生難求的一次機遇,便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

他被張公公帶到老皇帝面前,趕緊跪倒磕頭。

“奴才司禮監提督馮大寶,給陛下請安,恭祝陛下仙福永享、萬壽無疆。”

呵!

正中下懷,這話說到了老皇帝的心坎上。

老皇帝抬起頭,眼中銳氣消退。

清晨在大殿之上和太后置氣,白天琢磨著聖女和仙草的事,一天都不舒坦,此刻總算是有了絲笑容。

“唔……朕今日叫你來,是想問問明日啟程前往灼仙山一事,準備得怎麼樣了?”

馮大寶恭謹地再一叩頭。

“回陛下,此行灼仙山,車馬行路倒還好說,難的是水路部分。御林軍人數眾多,再加上馬匹也要乘船,一旦有任何風浪,馬兒受驚,在船上發狂,怕是要傷著人了。”

老皇帝聞言,眉頭一皺。

“那……司禮監可想到什麼對策?”

“回陛下,奴才有個想法,不成氣候,想請示陛下。”

“嗯,你說。”

老皇帝對眼前這個說話頗為入耳的小太監很是滿意,也變得格外有耐心。

“回陛下,船隻可載陛下和各位大人前往灼仙山,至於御林軍將士們,最好留在岸邊,以作後援和接應。如此方可協調。”

“這……”

老皇帝犯了難。

久聞灼仙山是座赫赫有名的仙山,但身在皇家,他一直未能一見。不過聽聞山中毒蟲毒草野獸頗多,稍不留神便會死於非命,老皇帝對此頗為忌憚。

若不讓御林軍將士們一起渡水,發生了險情,他又如何自保呢?

可現實情況,似乎確實不容許他帶太多的人渡水而行。

他在心中反覆糾結,突然想到了之前什錦的那個急卦,什錦的聲音又在他的耳畔響起:

“天與水違行,天水相悖,事理乖舛。陛下雖有利可圖,但要警惕戒懼,其事中有獲利,後必兇險。所以民女斗膽諫言,無論陛下近來要做何事,都須萬般警惕,以防遭遇兇險不測。”

老皇帝陡然一驚。這“天水相悖”指的莫不就是此次的渡水之行嗎?!

再回憶一二,又想起了那句——“民女所得之卦,為天水訟卦,此卦窒惕,中吉,終兇。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不利涉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