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跡》這一首歌曲,在計劃當中是作為主題曲,和《失戀33天》一起上線,那至少也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才會發行。

如今,時間線已經走到了12月中旬,按照夏帆事先的承諾,一年一首華夏風歌曲,不能再拖延了。

然而這幾天,因為拍戲的緣故,夏帆的神情一直處於高度集中狀態,如今突然鬆懈下來,似乎也沒有精力狀態去錄歌。

哪怕非常低的片酬,他還是投入了最高的熱情去拍攝。

至於這部片子,票房應該能爆一下。

散夥飯結束後,夏帆有些疲憊,但還是拖著行李箱,和助理一起準備連夜回到燕京。

一年一度的華夏音樂金曲獎即將開始了。

毫無疑問,這是比企鵝金曲獎更具含金量的獎項,也被譽為華語樂壇總統山級別的獎項。

不過,有一個殘酷的事實,時代終究在改變。

許許多多新生代歌手,他們更看重的是作品的市場價值,而不是來自官方的認可。

華語金曲獎含金量更重?

但受到企鵝金曲獎認可的作品,似乎更受市場歡迎,也有更好的銷量。

簡單粗暴地說:更賺錢!

比如斬獲今年最佳單曲的,是頂流男星吳琦《大碗麵條》,論傳唱度,還有業內認可度,它遠遠比不上夏帆的《七里香》,但人家的銷量稍微壓過了夏帆的。

是因為購買這首單曲的人更多嗎?

不!是因為前者的粉絲更氪金!

所以在表面上,許多年輕歌手會飽含深情地表示華夏金曲獎是自己夢寐以求的,但心裡的真實想法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

在機場等待時,夏帆接到了經紀人的電話:“小夏,這屆華夏金曲獎的提名已經下來了。”

“哦,有哪幾個?”

夏帆知道自己應該會有幾項提名,但不知道具體是哪個。

“最佳新人……”

“就這一個?”夏帆微微有些失望,想了想後說道,“我怎麼有種直覺,這個獎都拿不了。”

最佳作詞人,又或者年度最佳男歌手獎項,他都沒獲得提名。

“最佳新人你估計就一個提名,應該沒戲。官方背景的獎項,對你這樣的新人會有所打壓,這是一種傳統,還是熬資歷吧。到了明年,應該能獲獎了。”

夏帆微微嘆氣,突然有一種不是很想出席頒獎典禮的感覺。

可是機票訂了,酒店也退了。

原來滿腔的熱情,就像被潑了一盆冷水。

“其實……”黎燕姿稍作停頓,繼續說道,“你有一首歌曲入選了年度最佳單曲,可惜不是你唱的。”

夏帆本能地回道:“是《最初的夢想》?”

“是的,官方比較喜歡這樣的歌曲,而且張雪涵本身在歌壇闖蕩了幾年,這也是第一次入選。”

和同時期自己的單曲《怒放的生命》相比,似乎《最初的夢想》更容易被官方接受。

前者搖滾,又激情澎湃,過於熱烈了;後者的歌詞相對含蓄一點。

夏帆自嘲地笑道:“就一個新人獎的提名,我能不去參加不?”

“不參加,你就是不給主辦方面子,何況你出道才一年多,人家會覺得小年輕沒禮貌。”

混娛樂圈的,尤其是新人,哪怕你很火很有人氣,也最擔心惹官方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