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扮演孟曉駿的夏帆開始登場。

他也很精神,但他的衣著打扮非常精緻,十分接近30年後的年輕人,與當時的周圍格格不入。

從此,一個鮮活的精美分子形象湧現在大熒幕上。

這小子言必稱“美利堅”,三句不離“自由”、“平等”、“美國夢”。

總之,那副“崇美”的樣子,幾乎讓觀眾忍不住想要跳到電影裡去揍他。

夏帆飾演的這個人物和周圍格格不入,可又如此地深動。

尤其是在課堂裡的一幕,這傢伙舌戰群雄,包括教授和同學,僅僅是為了捍衛心目中的“美國夢”。

這部電影的情節,算不上有多少精彩,而且因為不是喜劇電影的緣故,也缺少一些搞笑片段。

但在許許多多觀眾的矚目下,三位主演在30年光陰歲月裡發生的故事透過熒幕緩緩呈現。

夏帆的視角尤為重要,他的心路歷程,“美國夢”的破碎讓他觀念的感變,作為合夥人建立了英語培訓機構。

合夥人之間因為理念不同,發生的矛盾,以及爭吵。

這段歲月,還伴隨著華夏不斷的飛速發展。

以及公司最終在美國成功上市。

總體而言,電影劇情方面對於美國的描述還是挺友好的,的確將那個年代美國那種高高在上的形象給描繪了出來。

雖然在拍攝過程當中,劇組人員會時不時聽到遠方傳來的槍聲,甚至在路上還遇到警匪大戰。

如今的美國,那裡的治安太糟糕了,癮君子太多了。

在片場裡,美國的那些群演,癮君子都佔了不小比例。

電影照進現實,華夏在飛速發展,而美國已經不是從前那個美國。

……

電影裡,有兩首歌曲讓觀眾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當夏帆在美國被老鄉捅了一刀失業後,為了維持生計不得已在餐館刷盤子。

這時候的背景音樂是《外面的世界》。

歌聲緩緩響起,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

輕輕的呻吟,卻直擊觀眾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