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涵特意都翻譯成了中文,不過在右下角底下的不起眼處,還是備註了另一個時間點,西元2010年。

這才讓夏帆知道這個時空確切的世界時間線,只是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平行時空,與前世的2010年有不少出入。

黎燕姿看著夏帆拿著她的邀請涵默默發呆,以為對方也想去巴黎。她搖頭笑了笑,一把抓過他手裡的邀請函,放入自己了自己揹包。

“小夏,國內的電影節,以我的關係還可有給你混一個名額,國際上就行不了。等你以後大紅大紫了,哪怕是奧斯卡也不是沒有可能請你啊。”

夏帆卻突然問道:“燕姿姐,奧斯卡和華夏電影節,誰的含金量比較大?”

黎燕姿微微一愣,反問道:“這個問題我倒是沒仔細思考過……如果是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含金量肯定比不過華夏電影節的最佳電影。如果是奧斯卡最佳影片,含金量應該超過華夏電影節的最佳電影。”

“可惜那是英語電影的自留地,不可能頒獎給華語片,就算華夏電影節的最佳影片不可能頒獎給英文電影一樣。”

夏帆又接著問:“那同樣是華夏電影節的最佳外語片和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呢?”

“應該……還是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稍微高點,畢竟好萊塢依然是世界第一的電影加工廠,奧斯卡的歷史也更加悠久點,雖然美國的電影票房已經被華夏甩下一大截。”

“不過……”黎燕姿話鋒一轉,“在華夏已經有不少電影拿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對於這個獎項並不上心。這幾年,那些高質量的電影乾脆直接跳過外語獎,報名最佳影片。”

夏帆有些恍然,隨即接話道:“提名無數次,但始終沒有摘得桂冠。”

“差不多是這樣吧。華語娛樂和英語娛樂在世界範圍內本來就處於角逐競爭之勢,又怎麼可能把各自最具含金量的獎項頒給對方呢?”

“也對哦。”夏帆贊同地點點頭。

他想到前世斬獲奧斯卡最佳電影的《寄生蟲》,先不說這電影水準如何,但南高麗畢竟是美國的同盟小弟弟,而如今的華夏與太平洋對面的阿梅利亞國是全面的競爭對手,情況有很大不同。

“好了,電影節的事情別想了,以後有的是機會。過年前,你的通告就兩個,燕京市的年度文藝晚會,還有億達廣場的開業儀式,這一次我就不陪你了。”

黎燕姿拍了拍夏帆的肩膀,還以為他還是很想去電影節。

她哪能想到夏帆真正留意的其實是邀請函上的西元紀年。

餘下幾天,夏帆一直呆在燕京,沒事就往公司的音樂室跑,不是自己練習鋼琴,就是訓練自己的發聲技巧。

華夏曆81年,1月10日。

《珊瑚海》已經完成了後期製作,將於這一日正式發行。

《煙花易冷》的熱度尚未過去,《愛的供養》也是正當紅。

夏帆和陳詩穎幾乎同步發表了微博:我和陳詩穎/夏帆合作的單曲《珊瑚海》已經正式上線企鵝音樂和華夏音樂兩大平臺,歡迎歌迷朋友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