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哎。”岳雲朋頭如搗蒜。

一下子三兄弟就覺得氣氛為之一鬆,張九德直接就鬆了一口氣,小郭也擦了擦腦門上的汗……

岳雲鵬的背後早就已經溼透了。

於大爺跟跑老郭倆人只給三兄弟留下了一個背影。

張九德看著倆人,心裡沒由來想到網上傳的倆人性格不合的問題……

這倆人有不合過嗎??

張九德來了三年, 真沒有見過。

畢竟倆人的性格擺在那裡。

老郭不和于謙兒鬧矛盾的原因是于謙兒不和老郭爭。

于謙兒曾經說過,他的性格和老郭不一樣, 他不喜歡、看不慣的就丟開手,不管不看不過問。

但是老郭因為早前經歷,性格激烈這種性格說句好聽的是性情耿直,說句不好聽的是就是睚眥必報。

侯耀文先生曾經評價老郭:一路坎坷走來,必定嫉惡如仇。

這個嫉惡如仇倒是是什麼意思?自己品味吧。

2006年,德雲社十週年上老郭收何雲偉、曹雲金、孔雲龍、欒雲平、於雲霆,于謙兒是代師,而且看以前的資料,于謙兒非常喜歡何雲偉的,經常在場上給他揚腕,找機會讓他多露臉,當年出走鬧得那麼難堪,謙大爺未必就同意老郭的做法。

但是他就是一言不發,重來不過問老郭師徒間的事,也不評論對錯。

謙大爺在娛樂圈和相聲圈摸爬滾打這些年,基本沒什麼惡評,為人周到, 不多事,不多言,他就是這種性格的人。

另外,出走這些人不管明面上多冠冕堂皇,追根究底還不是為了一個“錢”字,于謙兒自己有產業,他不靠相聲吃飯,給多少看老郭的良心,給少了他也不會介意,才能這麼平安無事。

于謙兒當年是對相聲灰了心的,那麼不景氣,沒人聽,都不打算說相聲了,他當年沒有呢能力力挽狂瀾振興相聲藝術,這個市場是老郭救起來的,所以他還是佩服老郭的。

而且兩個人能力都強,也算是相得益彰,拋開錢權名利之後,老郭和謙大爺的確是最相配的搭檔。謙大爺也自己說過,如果老郭不說相聲了,他也不說了。

而且據張九德所知,謙大爺在德雲社沒有股份,他只拿工資和他自己商演的份兒。

謙大爺祖父是陝西名士,學貫中西,父親是大港油田的高層領導(是多肥一個肥缺自己體會),家族是名門望族,書香門第。

謙大爺說過“馬場每年開銷大概一百多萬,小錢兒”,他是真的不差錢。

評論裡面不斷引用“知乎著名德雲社內幕知情人士和評論家”立黨的小作文說謙大爺不斷向老郭借錢,幾萬幾十萬的借而且重來不還的,只能說這些人眼界太低,幾十萬不夠謙大爺送老郭的一把扇子值錢。

老郭和謙大爺逢年過節生辰日子都互送禮物,比如扇子、串兒,雖然沒有在大眾面前展示過,但是能入他們眼的,價值都不菲。

張九德記得謙大爺有檔節目叫《大謙世界》,在節目裡面展示過一個鳥籠,說是老郭送的生日禮物,大師手筆,謙大爺講了蓋板、食罐、鉤子都是精品,說的是隨便也值個小二十萬的。

謙大爺送老郭的扇子,也是名家作品。

除了股份問題,老郭肯定是不會虧待謙大爺,謙大爺也不是那種眼皮子淺的。

于謙兒的父親於莊敬先生,退休前是大港油田總地質師,教授級高階工程師,並享有國務院“有突出成就專家”稱號。

&ny、華北、大港等油田工作,是集實踐好理論於一身的地質學專家。

一點兒也不是草根。

其實說一點兒

老郭的天靈蓋上有個桃心,側面看,像一片浸了水的大樹葉,結結實實扒在兩鬢和後腦的頭皮上。

這樣一個畫面,于謙兒在舞臺上觀看了20年,每當那層頭皮被剃淨到了極致,就好像他家馬場的汗血寶馬一樣,發出純正的光澤。

那是一種血脈噴張的光澤。

舞臺下面,于謙兒對生活有多種理想的期待——坐在馬場邊,一邊喝茶一邊看汗血吃飯是其中一種,或者看奶牛反芻,甚至看任何動物吃東西都行,但這不包括看老郭吃飯。

老郭私底下幾乎不和外人吃飯,這個“外人”涵蓋他的宅邸以外的任何人。于謙兒也不愛叫他。

老郭生活中的孤僻不算新聞,他和于謙兒兩人共處一室,一整天可以沒有半句言語,儼然一副婚後50年激情褪去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