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這個人,張九德也算是瞭解他的經歷。

真心覺著這人覺得挺不錯的。

其實他是當下很多正在追逐夢想的人們的縮影。

大鵬畢業於一所跟他當下職業毫不相干的大學,僅僅憑藉著從小對音樂的喜愛,進入了當時搜狐娛樂的音樂頻道入職。

後來又誤打誤撞地替人帶班主持了搜狐的一檔面對面與明星採訪的節目,因為大鵬是東北人,普通話有些不標準,而遭到當時製作人的指責, 但是大鵬卻沒有放棄,而是選擇去糾正自己的發音。

而讓大鵬真正火起來的,是《屌絲男士》這部模仿德國《屌絲女士》的網路喜劇。

那段時間可以說是大鵬事業上的上升期,需要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但是大鵬卻選擇了去演《屌絲男士》。

後來啊,當《屌絲男士》大火時,人們對大鵬的印象就是:咦?這不就是網上那個很火的, 那個屌絲男嗎?

至於大鵬自導自演的《煎餅俠》,有些人指責大鵬靠這些低俗的笑點去賺錢, 有些人說這部電影情節太亂等等等等。但是要知道,大鵬他畢竟不是科班出身。更何況這是他的第一次。

雖然張九德也認為這部電影有瑕疵,並不是那麼的完美。

但是,這部電影想表達的東西卻很容易讓觀眾明白,那就是夢想。

建議大家可以去聽聽大鵬的《恐高的鳥》,挺不錯的,唱出很多當下我們這些年輕人,乃至上了年紀的人追求自己人生目標時的坎坷。

還有後來大鵬參演的《父子雄兵》也是一樣。

很多人,看完之後褒貶不一。有的人稱好,有的人跟評論《煎餅俠》時一樣:低俗的笑點。

但是更多的人提到的是,中國式的父子關係。

我想這也就是這部電影想表達的東西。

至於,為什麼有些人總認為大鵬所參加的電影啊,節目啊,透過低俗的笑點去博人眼球呢?

還是跟大鵬他最初參演的《屌絲男士》有很大的關係。要知道,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

就好比一個小偷做了件善事,但是人們卻很難相信這是小偷做的,因為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好的。當觀眾們在潛意識裡覺得你就是屌絲男, 就是透過低俗笑點博人眼球時。

大鵬更應該做的,就是打破自身的常規,來一次顛覆。

至於後來在網上被吃瓜群眾津津樂道的大鵬和大張偉的事。

個人認為,也沒什麼好計較的。當時的大鵬,無名小卒。大張偉,大明星。如果大鵬想黑大張偉,他能得到什麼?曝光率嗎?

不存在的。這跟我們平常看到的什麼十八線嫩模夜宿某男明星家不一樣。

深入大鵬之後,在看一下縫紉機樂隊這部電影。

大鵬這次電影裡的造型有點兒周星馳的味道,灰白的頭髮和寬鬆的罩衫,慍怒時神情裡的無奈,可惜眼鏡兒把眼睛裡的戲遮住了——《喜劇之王》裡,周星馳抽搐的嘴角和矚目的法令紋都毋庸置疑值得玩味。

如果說《煎餅俠》時期的“奶梗”讓我覺得噁心,那麼《縫紉機樂隊》真的是給了粉絲們驚喜。

沒有用力過猛的搞笑,平鋪直敘地抖著包袱,承前啟後首尾呼應,寫作文的技巧四平八穩地應用到了劇情裡。

如果要在一個多小時的觀影體驗裡,記住讓人很感動的東西,那麼一定是影片末尾場面沸騰的大合唱,折損的大吉它耷拉著腦袋,樂手們在工地上大汗淋漓地詮釋著情感, 情懷、致敬、夢想、熱愛、徘徊、執意, 搖滾“死沒死”,毋庸置疑。

雖然張九德不瞭解搖滾,但是這部電影讓我對搖滾改觀甚至產生了興趣——因為他看過之後是真的被打動。

這下就情不自禁聯想到大鵬之前在娛樂圈的表現。

這真的是那個“奶梗”的大鵬拍出來的作品嗎?雖然這部電影裡他仍在裝逼,仍舊提及了“摸柳巖”......

看起來輕浮又聒噪,被當做譁眾取寵的“諧星”,但是深入瞭解這個人,才發現他的無奈,藏著骨子裡的清高畫質楚地看著這世界。

同理,不知道還有多少明星在大染缸裡做著一些違心的事,為了博取大眾眼球、提高知名度、拓展演藝圈渠道,陪酒賠笑。

可能在很多人的概念裡,娛樂圈多是輕賤的戲子,但是他們比很多光會逼逼的鍵盤俠高到不知哪裡去,能夠擺低姿態、低俗,和理想背道而馳,等到有能耐出人頭地的那一天,卯足力氣一步步實現夢想,扶搖直上九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