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緩緩過去。

張九德這邊兒的作息時間也差不多定下來了。

早上七點起床,認真研讀劇本,好好寫人物小傳,跟劉思琪一起討論角色,特別是卓亦凡這個角色,重點討論。不會別的,只為了給自己爭口氣。

因為上次把人物小傳發給吳京之後,被無情的打了回來。

並告訴自己這是屎盆子鑲金邊….

要自己重新再寫一個…

張九德也只能無奈的請教劉思卿。

不過劉思卿還真就不是蓋的,這女的就跟一全才差不多,在表演上還真就能較張九德不少東西。

比如現在,張九德最起碼已經懂了表演分為方法派,還有體驗派。

經過劉思卿這麼一說,張九德已經明白,自己之前在德雲社學習的相聲表演,這裡面模仿人物動物之類的表演屬於方法派。

模仿人物之前,會有專業的老師教你該怎麼表演這種人物,你需要記住人物特徵然後按照這些特徵去模仿,日子久了表演就會越來越自然。

而體驗派則不同,體驗派需要非常深的表演天賦。

這種張九德就暫不考慮了,主要是他在德雲社裡方法派已經有了不小的功底,而體驗派的話是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才能有所理解跟突破的。

這種的話,還不如好好在方法派裡仔細琢磨。

當然最重要的是,張九德要表演的角色不是常規來說比較難的那種。

需要用到的表情,或者肢體動作並不複雜,一般情況下,天賦不錯的人,學習一年左右的表演都能輕鬆駕馭這種角色。

按照劉思卿的想法來看,張九德目前的表演狀態是可以駕馭的。

但對人物理解的越深,越能幫助演技的增長。

這是張九德需要去追尋的東西。

所以,在劉思卿的幫助下,張九德目前的表演狀態已經是在緩緩增長的階段了。

再加上下午時不時的會在臺上表演相聲,裡面需要的一些表演動作與表情,張九德都會下意識的去按照劉思卿教自己的方法去做。

雖然時間不長,也就幾天的時間,但以前一直困擾張九德的一些表演問題,他已經能隱隱約約的摸到這個門檻了。

學表演,慢慢撰寫人物小傳,然後下午偶爾上臺驗證一下自己學到的表演知識,接著就是架子鼓的學習。

現在張九德說架子鼓已經玩兒的有模有樣了,最起碼拿到四隊臺上打一圈兒忽悠一下觀眾那還是能拿捏得了的。

而且說真的,張九德感覺到架子鼓這個玩意兒真的帥啊…

每次在劉思卿認真的拿著張九德練習架子鼓時候的影片來找張九德覆盤解析時,張九德都會沉浸在自己炸裂猛敲的動作裡無法自拔。

就一個感覺,也太男人了吧…

這架子鼓沒白學,以後不管走到哪兒都能小小的裝逼一下…

這種沉浸在自己的影片裡的人,確實不好遇見,每次劉思卿都是一臉無奈的看著張九德對著自己的影片發呆,推他兩下才喚醒他的自戀怪癖。

不過劉思卿真的挺欣慰的。